过江阻击
年5月5日,日军第56师团坂口少将率3个联队及战车、工兵、炮兵等,入侵我边境大门畹町,并连续占领遮放、芒市、龙陵,进逼怒江天堑——惠通桥,伪装成我归国难民,企图过桥东犯。而此时,怒江惠通桥东岸的桥堡阵地,仅仅有中国远征军“熄烽部队”一个连、“滇缅公路畹漾段警备队”一个连、交通检查中央宪兵队、防空化学兵10余人,桥东大山头驻有防空高炮连、独立工兵第15团,由工兵营营长张振武统一指挥。
5月5日中午12时左右,我守桥部队发现日军少部分已混过桥东,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下令张振武立即炸桥,并命令守桥部队与混过桥东的日军开战阻击。
同日上午,中国远征军54军36师先头部队团已急行赶到惠通桥头大坪子,投入阻击战斗。师部在老鲁田公路边设指挥所,师长李志鹏、副师长朱振华、参谋长齐国柱一边指挥,一边向上汇报军情。
5月6日,中国远征军36师团在团长谷宾率领下赶到等子铺,先头营驰援团配合阻击日军。
5月7日,第11集团军前卫总司令宋希濂和参谋长杨肇骧等人,亲临老鲁田与36师师部将领研究部署,指挥阻击日军,务必歼灭。同日,36师团由下关赶到惠通桥,负责东蚌至干浩一线江防守卫。5月10日,惠通桥阻击战进人最后阶段,过江日军龟缩在孩婆山洼顽抗。团、团集中优势兵力,三面围困聚歼敌余人,残敌溃退回西岸。5月11日,惠通桥阻击战告捷,中国远征军固守东岸。团守卫孩婆山至乌木郎一线,并侦察西岸的敌情;团负责惠通桥至攀枝花渡口的防守。5月12日,36师在干沟渡征集龙竹、枋板等材料,准备渡江攻击惠通桥彼岸之敌。5月14日,71军88师先头部队团附工兵24营1连及运输大队抵达由旺下车,经北村子、田心村、仁和桥、施甸街、菖蒲塘、浪坝寨到达攀枝花附近,做渡江准备。因连日大雨,江水湍急上涨,渡江缓慢艰难,奋力1夜,仅渡1个连。5月15日,36师团沿江而下,至浪坝寨附近,准备渡江。同日,88师主力到由旺下车进入施甸附近集中。师部及直属部队当晚到达施甸南面待命;团到达施甸北面;团到达怒江东岸江畔完成渡江准备。
5月17日,团在攀枝花渡口施行渡江,当日渡过1个营;团到达浪坝寨以南地区待命;团抵达菖蒲塘附近。88师师部到达施甸西南巫水附近。当天,36师团准备渡江。5月18日,团仍在攀枝花渡口继续抢渡,因竹筏少,进度缓慢;团赶到毕寨渡口渡江;团仍在菖蒲塘待命。88师师部抵达攀枝花候渡。同日,36师团1营在干沟渡口渡江。团由浪坝寨移至攀枝花附近候渡。
5月19日,团3个营渡江完毕稍休整即向蚌渺、绕廊地区进发。88师师部及、团在攀枝花候渡。36师团在毕寨候渡。
5月20日,团主力已渡江完毕,师部及团仍在候渡。团尽力渡江,只渡过一部分。
5月21日,36师团已渡江完毕,向龙陵连厂、鹿塘地区前进,俟机攻击日军。同日,88师团到达龙陵杨梅田附近;团下午6时才开始由碧寨渡口渡江。当日,第11集团军前卫总司令宋希濂饬令88师各团分头向龙陵的镇安街、勐冒街、黄草坝及县城西南的南天门等地趁日军尚未安稳落脚时就给予迎头袭击,打掉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5月下旬,中国远征军向龙陵南天门、勐冒街、黄草坝、橄榄寨及松山等地攻击日军,不断取得战果。但由于我方对日军编制兵力情况不明,且敌阵地险要易守难攻,加之畹町方向日军又大举增援入境来犯,中国远征军伤亡过多,攻击不奏效。只好迂回伺机进攻,进展缓慢;部分团营在袭击日军中,蒙受重大损失。
5月29日午时,重庆蒋介石电谕宋希濂谓:“敌源源增援,我军应避免硬战,减少牺牲。以伏击阻截等方法钻隙扰袭,并尽量破坏公路,限制敌之行动。”乃转令36师暂停攻击;并电令88师胡师长以营为单位,再分小组以工兵进出公路,施行破坏,如遇少数之敌,则一举围歼;遇优势敌人,则应伏于公路两侧,予以奇袭。
5月31日,中国远征军各攻击部队依电令逐次脱敌,36师团在沙子坡、竹子坡、山岩子一线掩护主力向怒江东岸移动。
6月1日,中国远征军参谋团长林蔚转达蒋介石关于己渡江的36师、88师撤回东岸固守,只留部分在怒江西岸打游击的电令。第11集团军按令重新部署,36师、88师各留1营在怒江西岸北、南两侧游击,其余全部退回东岸守卫各渡口。中国远征军调整阵势,小部分部队留置西岸从事游击并施行破坏,大部分主力回怒江东岸沿江渡口构筑工事,坚持固守,与敌隔江相峙。
隔江对峙
年6月初,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重新布置江防。36师、
团由干沟渡、红泥潭、老渡口等地退回东岸的等子铺、太平街附近村寨,团从攀枝花渡口退回东岸守备。
88师、、团由攀枝花、碧寨、金塘坝、火石地4个渡口退回保山辛街,主力控制保山;调一部分兵力担任惠通桥守备。
6月上旬起,36师师部驻防太平戈家山,师前沿指挥所设在张家寨附近公路旁。团1、3营担任惠通桥前沿阵地守备,2营为机动调度。团担任东蚌至甘浩一线江防守备,团部驻兴华村。2营驻太平松林。团担负攀枝花至金岗元一线防守,团部移驻等子长安街。
6月14日,71军87师团团长庚浩如率部移驻施甸杨赵村,担任攀枝花渡至打黑渡沿江防备。
年3月,36师东调移防,先去漕涧集训(后调腾冲)。由87师师长张绍勋率部移驻由旺镇王家仓大院。惠通桥正面及江防原由36师团防守移交给团担任。团原担负江防地段改由团接任,团部驻杨赵村,团长聂率淮。守备划为3个防区:第一防区由马鹿塘至攀枝花渡口,营部驻万兴天王庙,营长陈秉利;第二防区由打黑渡口至河尾渡,由师骑兵连担任守备,连部驻在姚关街;第三防区由里巴拉至打黑渡,营部驻酒房鸡肠水,营长廖蜀峰。第2营作为机动营调度,营部驻万兴街,营长黎立成。团驻防仁和。
5月,第2军第9师经施甸、旧城进驻镇康,该师25团驻防小勐统,团部驻街子,团长李剑霜,担任三江口以南接打黑渡、七道河、蛮营渡江防。26、27团驻永德小勐统。
10月25日,中国远征军第21医院移驻由旺土主庙,医院一起担负后方治疗工作。同时,还在仁和、施甸、姚关设分院接纳伤病员和受伤民夫。
11月16日,日军第一四六联队一大队余人黄昏偷袭我打黑渡、长沙坝渡得逞。窜犯中国远征军营盘山、三家村阵地。后在守军及援军配合、美国空军支援下,在酸橙洼聚歼日军,粉碎其深人东犯的阴谋。
11月下旬,团由施甸杨赵村移驻姚关街。87师团移驻太平附近,以加强惠通桥下面防守,提防日军再偷渡怒江。同时,88师团驻防银川街,团长戴海荣。年底,由71军新编28师师长刘又军及83团董惠团长率部接防。
全线反攻
年2月,中国远征军第6军军长黄杰率部驻防由旺街(中将祝鸿基宅)。第2军军长王凌云率部驻防水长村。第8军军长何绍周率部驻防施甸街。第53军军长周福成率部驻防银川华兴村。中国远征军开始为全面反攻做好了部防工作。
3月,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率71军军长钟彬及87师师长张绍勋亲临姚关视察,对反攻事宜进行再部署。
4月,第11集团军司令部进一步调炮兵7团(团长郑瑜)和10团(团长胡克先)驻进惠通桥东岸大山头,隔江与松山对峙。
5月1日,第71军88师师部传令由团及团2营山炮营1连、独立工兵2团4营、军工兵1连、师工兵连、辎重兵2营特务连与通讯连各1排,姚关区骡马2个中队,合编为加强团,由师长胡家骥指挥,奉命策定渡江计划。下令工兵2营、4营及工兵连在旧城蚌董、河尾各渡口附近,秘密准备渡江竹筏和橡皮船,并将渡口附近我方原埋的地雷酌情予以撤收,妥为标记,以防不测。限在3日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5月4日,限令时间当晚8时前,加强团主力分别到达里戛、酒房至大坪子之间集结,完成渡江准备。同时,派出一部分兵力经大岭岗至打黑渡东侧的郭家寨,准备佯渡怒江,以转移西岸日军视线。5月5日,团团长戴海荣向军长报告渡江准备己经完成。5月11日,滇西战役反攻全面开战,怒江东岸沿江各渡口守军及近期增援部队奉令抢渡怒江。88师加强团奉军长令凌晨渡江。团右翼在蚌董渡江后,很快占领龙陵蒋家山阵地,主力于当天下午1时由蚌董、河尾两渡口开始渡江。打黑渡对岸的日军已放弃封锁渡口,我东岸待渡部队即在打黑、蚌董两渡口同时西渡。师部指挥所人员、山炮兵连和团2营于18点前渡完。高炮连待全线西渡后,推进到大汪塘待命,主要是担任西岸空防及联防、补给线的警戒。辎重2营附姚关骡马两中队,同时负责酒房到大汪塘之间的粮、盐、弹药运输,2营负责大汪塘至西岸右翼部队的粮、盐、弹药运输。为保障战时需要,中国远征军第五医院在酒房街开设收容所,转送伤病员。
5月12日晨,88师各部西渡完毕,立即对龙陵青木岭、三村、扣寨、平戛的日军实行攻击。3日后,第8军一部分师团兵力由惠通桥老渡口开始渡江,于西岸集结后,开始攻击松山外围的日军,并征用民工修筑出姚关的汽车路。
5月24日,第8军82师师长王伯勋奉命率部推进到由旺驻防,接替71军87师原担任怒江东岸干枝、打黑、攀枝花一线的江防守备。同时,第6军39师团团长江望山率部进驻太平,担任惠通桥前沿一线的防守。
5月28日,第8军82师和第6军新39师团接替87师后,87师各团投人西渡准备,反攻日军。同时,该师团由太平奉命到由旺集结。
5月29日,87师团已到酒房西北火石地渡口集结准备渡江;团自由旺出发到达施甸南山菖蒲塘附近宿营;团从太平出发赶到由旺集结。同日,第71军新编28团附军山炮营1连由何元西面攀枝花渡过江后,占领龙陵花椒寨附近高地,掩护该师主力大批渡江。
5月30日,87师师直属部队从由旺到菖蒲塘集结。团分别由火石地、丙榔坝、金塘坝渡口渡江;团由菖蒲塘抵达万兴半坡寨宿营;团从由旺推进到菖蒲塘宿营。88师团及师部直属部队附出炮营1连由万兴红干沟渡、碧寨渡过江,迅速占领西岸的猪圈山、榆子山,掩护大部队过江。同日,新28师82团主力在施甸集结完毕。5月31日,88师直属部队在万兴大水村宿营,团继续渡江,团在红干沟与碧寨渡口渡江,团由菖蒲塘推进到万兴大水村宿营。
6月1日,88师直属部队在红干沟渡口过江,抵达西岸后驻守猪圈山阵地。团于中午12时渡江完毕,迅速向西岸红木树推进;团渡江完毕后也到猪圈山宿营;团渡江完毕后在西岸集结。
6月2日,87师各团全部渡江完毕,迅速向龙陵的勐冒乡、黄草坝的日军盘踞点攻击。第2军9师25团从打黑渡与三江口附近渡江,向平戛东山以西推进。同日,第一医院在施甸文昌宫开设;第二医院撤收后,到万兴开设收容站,接纳伤病员。
6月3日,71军28师师直属部队83、84两团在惠通桥渡江完毕后,向腊勐和松山盘踞的日军据点靠近伺机反攻;84团1营向南到攀枝花西渡后,向平戛推进,攻击日军据点。同日,第三医院在万兴的东安村开设。
6月4日,第71军军部及直属部队从由旺移至万兴西面红干沟渡口渡江,进驻猪圈山。
6月5日,为修复惠通桥,急征木枋块、板子块交给工兵第2团3营施工。
6月16日,第11集团军军直属部队和指挥部,从由旺移到万兴半坡寨指挥作战。6月17日,第11集团军军直属部队指挥所从红干沟渡口渡江。次日推进至勐冒街。并有新28师84团1营随同前进。同日,医院的兵站分院推进至沿江的攀枝花渡、红干沟渡及半坡寨附近,各地及时配置伤运站,过江到烂坝寨、杨梅田、平戛去接伤兵。
6月25日,云南省府派出社会处处长陈廷壁一行,专程来滇西抗日前线保山至施甸进行劳军。
8月7日,继续征派木工名、泥工名、石灰公斤、瓦块、铁钉30公斤,交给兵站总监部使用。
8月18日,惠通桥修复通车.
9月7日,攻克松山。牺牲将士灵骨运回由旺。
10月初,第6军新39师先后率部到达仁和,师长洪行奉命进行整训部队,师部驻施甸杨子湘家。
10月14日,第6军新39师师长洪行在由旺殉职。
10月中旬,第2军第9师师长张金延,副师长陈克非,率部到由旺、施甸整训。
10月末,施甸11乡镇骡马大队仍在龙陵至黄草坝一带筑道路,搬运军需品。
11月13日,龙陵光复后,施甸马夫部分返回家乡。
11月中旬,第11、20集团军合力继续推进芒市、遮放。施甸骡马大队仍有一部分随军服役。
11月20日、12月1日,芒市、遮放相继光复。
年1月20日,中国远征军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畹町,驱敌出国门外,滇西战役告捷。
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缅北芒友会师。
2月初,中国远征军兵站分监部将施甸骡马大队送还。
李国亮李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