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平达、木城、龙新、勐糯、象达、天宁、碧寨、腊勐等8个乡(镇)。大多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地势陡峭,气温低。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留。
龙陵傈僳族女子服饰
杨顺朝龙陵傈僳族刺绣
周潞女子服饰颜色以大红、水红、黑、白、黄、绿、蓝七色为主,部件由头饰、衣服、腰带、裤子、围腰、吊筒、龙尾巴(飘带)七个部分组成。关于服饰七色、七个部件的组成,在傈僳族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黄连河傈僳族中有一户人家生了七个女儿。
一天,傈僳老爹带着七姐妹上山砍柴,当看到从樱桃树上落下来的七种不同颜色的树叶和花时,老爹对七姐妹说:“你们用这七种颜色模仿皇宫里的服饰去做一套衣服吧,穿上后才能成为贵人。”于是才有了现在的服饰。由于各人绣的花色相互保密,所以傈僳族服饰七个部件的图案及颜色不尽相同。直到现在,傈僳族还保留着服饰的七个部件各自单独折叠存放的习俗。
龙陵傈僳族女子头饰
杨顺朝龙陵傈僳族女子臀部垂下的飘带称“龙尾巴”
周潞龙陵傈僳族女子刺绣筒帕
周潞过去用于区分未婚和已婚女子,圆盘形包头常未婚女子戴,加蝴蝶形包头常已婚妇女戴,现在已没有那么严格的划分。一套傈僳族女子服饰,从开始准备到成衣,约需2─3月的时间。一般在出嫁前,母亲要为女儿缝制一套傈僳族女式嫁衣,一是留作纪念;二是让女儿不要忘记傈僳族传统的针线活。这套嫁衣,女儿要一直保存,在节庆时才穿,并传给下一代。
龙陵傈僳族服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