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法治社会下,任何违法犯罪的行径都无处遁形,即便侥幸逃脱,最后也终会被绳之以法。“南窑涉黑案”尘埃落定,杨菊芬作为主要犯罪人之一亦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自幼家贫
杨菊芬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自幼家中清贫。并且因为整个小镇上的经济和教育都很是落后,杨菊芬也就没有机会得到义务教育,她和大多数同龄女孩一样,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和家务,每天都困在田间地头,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大的理想。
但杨菊芬并不甘心家里一直这样穷困潦倒下去,她想要赚取更多的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水平。因为镇上没有什么赚钱的渠道,所以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赚钱。早早就辍学的杨菊芬也很快加入了打工行列当中。
十六岁的杨菊芬离开家乡和亲人,独自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但是,谋生的日子并没有杨菊芬想象中那么容易。杨菊芬是未成年,再加上没有接受过什么文化教育,学历不高,所以很难有合适的工作给她干。
杨菊芬也清楚这些,所以即便她赚钱心切,也只能向现实妥协,去了她同乡开的洗脚城工作,平日负责简单地做饭看门工作,日常工作很清闲,工资也就相应不高。
误入歧途
进了城之后,杨菊芬见识到了外界的精彩,越发坚定了自己要成为有钱人的理想。杨菊芬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没有什么机会打扮自己。自己赚钱之后,她开始重视外貌这一块,攒钱买化妆品和衣服,尽情地打扮自己,虽然这些支出并不是她的经济能力可以负担了的,所以生活一度拮据。
但是杨菊芬却始终不肯在这上面省钱,因为她知道自己除了外表还不错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优势,而一个漂亮的年轻姑娘总是更有机会一些。果然,没过多久,杨菊芬就在朋友的介绍之下,认识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头目蒋家田。
蒋家田对杨菊芬一见钟情,开始疯狂追求她。杨菊芬不过是个初出社会的小姑娘,又急于过上有钱人的生活,所以在面对蒋家田的金钱攻势时,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
杨菊芬了解到蒋家田比自己大二十一岁,家中也早就有妻子和孩子。但是杨菊芬并不是很在意,因为她并不爱蒋家田,只是贪图他的钱罢了,所以即便是当小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就这样,刚刚二十出头的杨菊芬成为了蒋家田的情人,过起了被包养的生活。杨菊芬辞了原本的工作,搬进了蒋家田给自己准备的房子里。
蒋家田对杨菊芬很是不错,每个月除了给她足够的生活费用,家中还专门请了保姆照顾她的日常起居,除此之外,蒋家田每个月还定期给杨菊芬的老家寄生活费。
杨菊芬很是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为了避免家里的人问及自己的金钱来源,杨菊芬哄骗家里人说自己嫁了一个有钱人。虽然杨菊芬的说辞漏洞百出,但是穷困已久的杨家人并不打算深究,面对摆在眼前的富贵,他们选择了装聋作哑,从此心安理得的花起了蒋家田的钱。
违法犯罪
如果说,杨菊芬目前的行为是道德的沦丧,那么之后的种种所为就触及了法律的红线。刚开始的时候,杨菊芬并不是很关心蒋家田在外做的工作,也很少去过问他生意上的事情。
只是杨菊芬跟蒋家田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渐渐知道他真正的职业是倒卖各种货物。
可能真的是“无知者无畏”,杨菊芬并没有意识到蒋家田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她在为蒋家田出谋划策的同时,自己也加入了其中。杨菊芬用低价拿货,然后再高价卖出,大量赚取差价,没多久,杨菊芬就成了一个小富婆。
这期间,杨菊芬觉得自己生活可以自理了,就想着和蒋家田分手,但是蒋家田对杨菊芬一直很不错,并且她又生下了蒋家田的女儿。虽然杨菊芬没有什么名分,孩子也只是一个私生女,但是蒋家田却很是隆重地举行了一场满月宴,再加上父母的规劝,杨菊芬改变了原本的想法,选择继续跟蒋家田生活在一起。
生活没有了经济压力,杨菊芬开始渐渐沉迷于赌博,因为手气不佳,经常输钱,但是蒋家田却始终没有责怪她,还一直给她提供资金支持,这就极大的助长了杨菊芬的恶行。
但随着越输越多,杨菊芬开始不满足自己每个月的收入,为了让蒋家田有更多金钱来源,杨菊芬再次动了邪念,她劝蒋家田去做违法交易以谋取更高利润。蒋家田同意了杨菊芬的建议,两个人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错再错
杨菊芬靠着犯罪赚了很多钱,杨家也因此跟着水涨船高,盖了新的小洋楼,还买了小汽车,一下子成为村子里的有钱人家。当时周边的邻居们也都对杨家人的生活艳羡不已,都说杨家养了一个“好女儿”。
看着杨菊芬赚钱,她的娘家人也想加入其中,杨菊芬并没有觉得把家人拉入泥潭中有什么不好,两方一拍即合。
蒋家田的黑色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其中,杨菊芬的家人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他们负责跟缅甸方面的毒贩头目牵头联络,获取货源之后将货物运送进来,他们从中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而随着赚得的钱财越来越多,蒋杨两家共同经营的黑色事业也跟着走上了不可饶恕无可挽回的道路。
落入法网
年,杨菊芬的父亲在一次交易当中,被警方抓获。连带着蒋家田、杨菊芬等人也都被牵扯出来,引起社会一阵轰动。
杨菊芬被关押在看守所等候审判,一身罪孽的她反而出乎意料的平静,她唯一牵挂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女儿,后来得知女儿被老家的人抚养了,杨菊芬这才安心下来。
因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杨菊芬被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坐在被告席上的杨菊芬流下悔恨的泪水,但是却为时已晚。杨菊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能够弥补过错,她亲手写下了自愿捐赠器官的书信,算是为女儿积福。
年,杨菊芬正式被执行死刑,结束了她罪孽又可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