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环抱的高堡谷定组,目及之处皆是一片丰收景象。
“我的蔬菜田有三十多亩,栽小瓜比较多,其余就是茄子、辣椒、牛青菜。”说话的是高堡村谷定组党员李正昌,是村子里的蔬菜种植大户,也是高堡村的致富带头人。
“我们村气候条件好,适合种蔬菜,种的蔬菜色泽好口感好,就是从前交通条件不好,发展不起来!”李正昌回忆道。
几年前李正昌在外务工时认识了不少蔬菜老板,热情好客的他经常邀请朋友到老家谷定做客,朋友告诉李正昌,谷定气候生长的蔬菜很有市场前景,建议李正昌不妨在家发展蔬菜产业,但由于村子里交通条件落后,运输基本靠人担马驮,李正昌将朋友的这一建议深深的记在了心里。年,李正昌向村支两委提议,用组上流动资金修建机耕道发展蔬菜产业,这一提议得到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有部分村民不同意,认为李正昌是另有所图,但李正昌对于流言蜚语不为所动,而是继续坚持心中所想,带着参与积极性高的村民将组上的机耕道修了起来。
在李正昌的组织带动下,谷定机耕道修了起来,村民种植蔬菜农耕成本大大降低,村民户均发展蔬菜产业4亩以上,增收明显,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又让李正昌陷入两难。
随着高堡谷定蔬菜小有名气,前往收购的货车每天排满了固定组的村头巷尾,造成了交通堵塞,村民出行极为不便,让部分没有参与产业发展的村民心生怨恨,私下对李正昌议论纷纷。
“有说我图谋不轨的,有说我克扣钱财的,这些我都不在意,但是交通确实被堵塞了,这些是客观事实,背后被人议论也没啥好说的,当下之急就是解决问题。”李正昌说。
年,村支两委号召群众开展村寨建设,李正昌向村支两委提议在谷定组修建2块坝子,一块用于解决组上停车难,一块用作蔬菜售卖点,解决每年丰收时节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这一次,李正昌又得到了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李正昌作为村民组长,主动申请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建起了2块宽敞的大坝子,坝子修起来了,李正昌的“野心”更大了。
“其实我们谷定组基本家家户户都种得有蔬菜,户均4亩,就是因为土地不连片不成规模,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名气!”李正昌说道。
高堡村谷定组位于谷脚镇东南部,地理海拔较高,气候湿寒、土地不连片,高堡村家家户户种植冷凉蔬菜,种植经验丰富成熟,但由于不成规模,高堡村谷定组蔬菜只能零散流入县域内超市,没有市场影响力,不能主动占据价格优势。
“要想将分散的蔬菜形成产业规模,就要靠‘火车头’来带,要把谷定蔬菜打出名气,就要形成规模,虽然我们没有大田大坝的气势,但是我们可以卖出气势。”李正昌觉悟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问题,李正昌一直都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作为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这些年来,李正昌与不少超市老板、收购公司打交道,经营门路多、销路广,李正昌多方打听,决定成立产业发展基地,将村子里零散零售的蔬菜都聚拢起来,与县城大超市签订收购协议,以基地名义统一加工、统一售出,
对于李正昌来说,8月不仅是蔬菜丰收的季节,更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好时节。如今,在李正昌的“龙里县巧妹蔬菜种植基地”,每天能够售出斤蔬菜,量大质优价格合理,市场影响力日渐提升。
“吊瓜一块六,小瓜一块二,只要做得好,价格还能提一提!”李正昌开心计算着。作为一名党员,李正昌不仅积极思考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他还通过招聘村里的贫困户到蔬菜田务工助力脱贫攻坚,工价元/天。
“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是贫困户,但是我有带领村民致富的义务,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该做的事情。”李正昌时常这样说道。
如今,在李正昌的带动下,谷定组周边的新马场、上下栗山村民逐渐加入蔬菜产业发展的队伍中,李正昌的下一步计划,就是通过更深入的示范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把高堡蔬菜卖出县城卖出贵州,带领村民通过双手勤劳致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