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边境管理支队开展学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国门文化”建设,年11月11日,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边境管理支队联合成立共建单位,签订《国门文化共建协议》,启动“学习二十大·建功新时代”暨国门文化边关行共建主题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多方互动、优势互补的良好协作局面。

共建主题活动中,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边境管理支队将进一步探索宣传教育机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史学习和文化学习的交流互鉴,定期开展“文化名家走边关”活动,邀请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化名家深入边境一线采风创作。建立文艺人才培训机制,加大文艺骨干培训力度,加强精品文艺李目的编排,打造原创歌曲、舞蹈等特色节目,联合开展民族节庆联欢活动。共享优质宣传资源,合力开展网络直播、短视频制作、信息推送等宣传工作,着力打造保山“国门文化”品牌,提升认知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保山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固边睦邻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实施“国门文化”建设工程,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举办丰富多彩的边境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展示腾冲、龙陵国门形象,巩固并深化与缅甸的经济文化交流成果,国门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成果。一是边境“国门文化”服务体系渐成规模。腾冲市猴桥、滇滩、明光3个抵边乡镇均已建成腾冲市图书馆分馆。在腾冲市猴桥边检站建设全市唯一一个边境口岸书屋——猴桥口岸国门书社,对部队官兵、当地群众、缅甸籍边民免费开放,创新打造“极边好声音”“我在国门就是诗”“我的青春在国门”等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余平方米的猴桥镇傈僳族民俗展示馆,展示近年来边境傈僳族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

二是边境“国门文化”环境有效改善。投资余万元,完善腾冲猴桥国门新村蔡家寨、黑泥塘村、明光镇中塘村、龙陵县木城乡光坡村等基础设施,大力实施“七改三清一拆”提升家居环境,实施村寨亮化、美化工程,建设旅游服务综合体等基础设施。目前,猴桥国门新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荣获保山市第一批“4A级美丽乡村”称号。黑泥塘村已建成集民族文化、丝路文化、边境文化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面对外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农村新形象。木城乡光坡村被评为全市最美公共服务空间之一。

三是建成一批边境口岸国门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友谊广场。投资余万元,建成猴桥国门文化交流中心、猴桥国门新村民族文化广场、滇滩镇水城社区傈僳族表演中心和筑梦党建主题广场、明光镇自治和麻栎社区村组文化活动场所、木城乡国门友谊广场,正在改造提升龙陵县国门文化交流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ly/161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