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69999.html5月24日一大早,家住龙里县冠山街道高坪村新寨组的张朝斌就已经准时上班,“我在这点上班,一个是离家近,能照顾家里,二是工资待遇也不错,和其他人一起上班也有伴。”张朝斌所工作的贵州黔和物流有限公司,位于高坪村与贵定县交界处,主要经营沥青仓储、加工、销售和物流运输,平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务就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冠山街道通过成立劳务公司、多渠道开发岗位引导就业、组织培训等,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保障群众增收致富,腰包里随时“有货”。成立劳务公司,让贫困群众有了就业平台俗话说,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冠山街道在经过充分调查摸底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村(社区)成立劳务公司。年4月中旬,龙里景华劳务有限公司在冠山街道高坪村挂牌成立。该公司法人由村委会负责人担任,注册资金50万,主要是在建筑劳务工程分包、装饰工程、道路货物运输、焊接等方面提供劳务用工和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技能培训。
景华劳务公司与贵州环亚学校签约仪式
“我们成立劳务公司的初衷,就是把一些闲散的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进行聚集,推荐他们就业,保障贫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高坪村村委会主任严装华说。目前,龙里景华劳务有限公司与贵州黔和物流有限公司已经达成协议,黔和物流保障至少每天有8-12名左右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按照普工标准(元/天)发放工资。而像张朝斌这样的技工,工资最高则达到元/天。据悉,冠山街道现在已经成立在村(社区)成立劳务公司12个,推荐劳动力就业余个。多渠道开发岗位,本土企业成了就业“香饽饽”高坪村竹子塘组的建档立卡户陈恩富,虽然儿子已经成家,但是面对一家6口人的生活,负担还是比较重。通过景华劳务公司的推荐,现在他在黔和物流就近务工,每月收入接近元,下班后还能回家帮忙带孙子,这样的生活状态他很满意。工人正在车间接受安全知识培训
“由于沥青生产线的特殊性,我们都会不定时不定量的招收计件工、零工和季节性工种。我们招工都是以就近为原则,优先招收本村的贫困劳动力。”黔和物流公司生产主管林跃祥介绍道。在劳务公司的牵线搭桥下,当地的很多贫困劳动力都选择就近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本地的很多企业也逐步受到青睐。现在,龙里景华劳务有限公司已经与贵州环亚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嘉丰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他们将优先为高坪村的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除了一些大公司,很多群众也选择在就近的茅香猪养殖场、蜂糖李种植基地等务工,每天收入90元到元不等,极大地增加了收入。加强技能培训,跑出就业“加速度”基本的技能是贫困群众就业的前提条件,冠山街道通过探索劳务公司与培训机构合作,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征求到的群众意愿,开展“点菜式”培训,提升培训精准度。5月22日晚,劳务公司与培训机构合作的首次尝试,高坪村种养殖培训班正式开班,吸引余人参加培训。“本来报名参加培训的只有86个人,后面没想到来了多个人。看来我们的群众打心底里还是真的想学习一些技能的,在培训过程中,他们也很认真地听讲,很踊跃地提问题。”高坪村党总支书记罗发辉说。新安村培训现场
今年以来,冠山街道通过开设技能培训班、“送培训下乡”、“田间课堂”等实用技术培训,把培训班办在乡村田间地头,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培训,把因疫情而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力争让贫困劳动力实现从“卖苦力打工”到“凭技术活儿吃饭”的巨大转变。目前,已经开展各类就业培训8场次,参与的群众约人次。冠山街道将在成立了劳务公司的村(社区)推广这种合作培训模式,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着力培养贫困群众就业意愿,增强致富动力。同时,也力争达到农民群众学技术、劳务公司有收入、培训学校有学员的三方共赢局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