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啸水缠绕无是是无非以道博道生死交肝胆相照命中是注定乾坤暴躁...”一曲《乾坤暴躁》响起,就瞬间把人带回到民风豪迈的黄土高原……
没错!这就是最近超级热播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主题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追剧哇!小肥鹿可是一集不落外加超级点播一直在看,今晚就要大结局了……
仅仅前几集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良心剧!讲述的是摸金校尉在黄土高原上的寻宝探秘的故事,最让小肥鹿惊喜的是,这部电视剧采用的是真实外景而非棚内拍摄!
↑这些都是在陕北榆林实地取景的。
此次《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拍摄也让更多人见识到了藏在“深闺”中的这块土地,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使这里声名远扬……
今天,小肥鹿就带你回到剧中,感受一下榆林的美丽风光!
榆林风景美如画
说起榆林的风景,便想起“古邑山城踞塞边,悬崖峭壁水连天。昔时折氏屯兵处,今日游人赏景观”。这里有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有奔流不息的黄河,有触目惊心的悬崖峭壁!在这里,会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指引你前进,去探索秘密!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至今保持着古香古色的样子,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韵味。
在《龙岭迷窟》中,胡八一、胖子和大金牙曾到古兰县城,剧中的古兰县城,便是在高家堡取景的,剧中那80年代的招待所、偏僻的棺材铺以及县城的小卖铺等地方,都是在高家堡真实存在的。
从电视剧中就可以看出来,高家堡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感的地方,那种独特的韵味,是岁月所积累下来的沧桑和厚重。
走进高家堡,会发现整座古镇并没有完全被破坏,也有不少古老的建筑存留了下来浓浓的陕北风情就凸显出来了。
剧中胡八一、胖子和大金牙到古蓝县成后,拿完房间钥匙,所经过的地方听到的唱腔,便是这里最出名的“华阴老腔”!
被称为"黄土高原的摇滚乐”的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是以陕西省华阴县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汉族皮影戏曲剧种。
来到这,细品老腔的韵味,就能感受到人剧合一,老祖宗的传承带来的震撼确实是无法比拟的。
华阴老腔脍炙人口,令人不禁感叹非文化物质遗产的宝贵!
漫步在高家堡的街道,会发现这里有明清时代的特色,同时也融合了陕北民居的建筑特色,看起来既典雅而又浑厚,做工精美的门楼和讲究气派的大宅院,相辅相成。
当然了,这里的人情味儿也是很足!大街上人来人往,腰鼓舞随处可见,在老街里走一走,也不乏为一种享受!
/波浪谷/
陕西波浪谷本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偏远寨子,然而因为有了特殊的丹霞地貌,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寨子成为游客络绎不绝的旅游胜地。这里也是剧中了尘大师和鹧鸪哨去神秘的西夏黑水城经过的地方!
波浪谷展现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的砂岩形成的奇妙世界,在这里,鬼斧神工般的优美线条令人叹为观止,每一条纹理都是时间留下的痕迹,都见证了岁月的恒久变迁。
它们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陀螺,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山丘和沟壑涌去,那炫目的纹理和线条灵动流畅,缕缕清晰,有曲有直,千回百转,并呈现出梦幻般的缤纷色彩,美的令人窒息。
红色的砂岩丹霞地貌配上蓝天白云,红艳艳亮堂堂,十分好看,从这里出来肯定会意犹未尽吧!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是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座都城遗址,据说是匈奴人在地球上建立的唯一都城。剧中胡八一等人休息吃饭的地方,便是取景于这里。
这里的历史沧桑感冲击力极强,独特的“崇台秘室”结构足以看出这里的轮廓和规模!
统万城有故事,也有讲故事的人,更需要听故事的人。人文古迹一定要找讲解员才可以更加精彩的游览。夕阳西下,可以在这里,找寻匈奴的足迹,也可以在这里,感受大夏国曾经的辉煌!
/麻黄梁镇/
榆阳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在年获批为省级黄土地质公园,这是榆林市首个以黄土地质为貌获批的省级公园。剧中胡八一等人要去陕西收宝贝,一路波折,坐船的时候镜头扫过的背景就是在这儿取景的。
麻黄梁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地,长期以来这里的群众靠在沙地高原上放牧为生。这里出产的陕北白绒山羊已成为优质的白绒山羊品牌,麻黄梁镇也成为全省第一养羊大镇。
这里既有千沟万壑,又有风沙草地,还有库峡碧波,山与水、沙与土犬牙交错、鬼斧神工。这里还建立了麻黄梁黄土高原写生摄影基地,不仅吸引着各地的画家、摄影家来采风创作,也吸引着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来徒步探险。
写生油画
/红石峡/
这是剧中没有但不能错过的地方,据说这里是电影《东邪西毒》的取景地,峡谷中还有榆溪河流过,风景秀丽。
by王寰
峡谷内山奇水秀,石窟古刹林立,还有陕西省最大的摩岩石刻群。
红石峡的摩岩石刻分为东、西两部分,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这里有一尊大佛,也是所到之人无一不叩拜!
在红石峡的东崖上,有八十多处题刻,大多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凿刻的。
在红石峡的西崖上,大约有三十多块题刻,有一些是比较特别的阴阳刻法相结合的蒙文题刻,值得去看看。
by王寰
如果夏日前来石窟,会感到十分清凉,游客还可以从这里走到崖顶的天门和通往峡谷内水边的地门。
图虫候鸟/红碱淖/
红碱淖,是沙丘戈壁中的一汪清水,也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称。在这里,好像一瞬间到了海边,这也算是一抹惊喜了!
图虫默如是红碱淖的右侧有一个叫“叨唠窑则”的半岛,这里是景区中的娱乐中心。这里有各种沙漠、飞天俯视娱乐项目。
红碱淖的西南岸还有一个半岛——红石岛,岛上有许多野生的沙生植物,值得一去。
图虫丑小鸭红碱淖水域辽阔,环湖四周自然生态良好,环境幽雅,红碱淖南部区域的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珍禽濒危鸟类——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在天气好的时候来这里,可以在海边支起一个帐篷,伴着海浪声和遗鸥的叫声小憩一会,感觉好极了!
榆林美食入人心
到了一个地方咱就要品尝当地特色,毕竟一个城市的特点一大部分就体现在了食物。寻找美味,满足味蕾,才会更爱这个城市~
榆林豆腐
榆林豆腐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吃法更是多样,烩豆腐、炸豆腐、炒豆腐、清蒸豆腐都是极受大众欢迎的菜品,尤其是炸豆腐,入口不腻,百吃不厌。
据说康熙皇帝巡视榆林时,当地名厨上了此菜,味美鲜嫩,皇上品尝过后,赞不绝口,名之"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从此名传古今。
远方来客,都以品尝榆林豆腐为佳趣。吃过榆林豆腐,才不枉来此走一遭!
羊杂碎
羊杂碎一直是榆林人喜欢的传统小吃之一,将羊杂碎与各种调料、配菜混合共烩,再倒一层油炸辣椒,味道香辣可口,风味浓郁。
在这当地,有一种说法,吃羊杂吃的便是“杂碎三味”
“杂碎三味”说起来简单,凡榆林专卖羊杂碎的饭桌上都有这佐餐三味,即一盘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一盘红灿灼眼的辣椒面和一盘洁白晶莹的食盐。这是吃羊杂碎万万不能少的的三味调料。
这里有一句当地人的顺口溜:羊杂碎,贵在杂和碎,不杂不碎喝起来没滋味!
拼三鲜
榆林经典名菜,由猪肉、羊肉、鸡肉煮制而成,并加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韭黄、菠菜等配菜,色泽鲜艳、醇香味浓。
拼三鲜作为塞上名吃还是很有来历的,民间有传闻说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曾到榆林吃过此菜,赞不绝口,后来还被带入宫中招待外国使臣,也有了“西北佛跳墙”之称!
荞面圪坨
荞面圪坨是定边、靖边一带的风味小吃,是将荞面制成的面片切成丁后,再推动成圪坨状,入锅煮熟后淋上羊肉臊子汤,再加上调料即可食用,味道坚软润滑,汤鲜味美。
圪坨做成,再加上羊腥汤,羊肉钻入或渗人,一咬满嘴肉香,沁人心脾。
信天游有一句话说得好“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
炉馍
炉馍底薄面厚,火色适中,酥脆清香,用口吹其表面,可将表面一层一层吹掉。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香味扑鼻!
据说康熙帝率师西征葛尔丹时,自己扮成"脚户"私访,与当地人相聊甚欢,当地人以馍欢迎,后来,民间则"家皆以饼相馈"。
安边东滩现在还保存着写给康熙帝品尝炉馍的对联:"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照万岁灯。"
万物复苏,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也要苏醒了,它以纯净的塞北风情,壮美的自然风景,诱人的特色美食欢迎你!
快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