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遗址考察三松山战役遗址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m.39.net/pf/a_4454953.html

松山战役遗址、惠通桥和滇缅公路,是我觉得最具价值、保存最为完好的滇西抗战遗址。

和人字桥一样,松山战役遗址、惠通桥和滇缅公路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留存着很多当年的历史风貌,主要还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同样的,这三个地方像人字桥一样,让我去过一次以后念念不忘,能够坚定再去第二次,甚至还有以后的第三第四第N次。它们对于云南的意义,甚至对于中国的意义,都不同寻常。

松山位于怒江西岸,是高黎贡山山脉的一部分。自从年滇西沦陷开始,日军就驻守在松山。

滇缅公路在怒江西岸蜿蜒而行,从松山的半山腰通过,几乎全程都处于松山守军炮兵的火力打击范围内。同时,在松山上可以监视到怒江峡谷内以及怒江东岸远征军的动态。

因为占据了一个往西可以驰援腾冲、往南可以退守龙陵、往东可以进攻怒江东岸的关键位置,因此松山也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整个滇西大反攻中的关键节点。

这是在松山道人坪子观景台拍的照片,可以比较直观感受到松山的战略地位:远处的山是怒江东岸的高黎贡山,山上细细的白线就是滇缅公路;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正在修建的大瑞铁路怒江四线特大桥;中间位置的村庄是腊勐乡,滇缅公路也要从腊勐乡旁边通过。松山战役自年6月4日打响,一直持续了95天,先后投入远征军2万余人,歼敌余人(另有说余人),日军仅20余人幸存,远征军伤亡多人,其中阵亡多人,从兵力、伤亡人数和战斗持续时间都可以看到战斗的激烈、胶着与血腥。

整个松山战役的过程就不进行详述了,我很推荐余戈老师所著《:松山战役笔记》,这本书以非常客观的角度记述了整个松山战役的过程,对战役的考证十分详尽。这里主要是展示一些典型的遗址面貌。

上面三个图,都是典型的日军战壕、坑道。日军占领松山的两年时间内,大兴土木,把松山打造成为一个难以攻破的要塞,整座山上分布有大大小小的阵地、暗堡,通过坑道把堡垒、阵地连接起来。照片中看到的战壕,和战时的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当年日军的战壕、坑道几乎全都在地表之下,靠去掉盖和底的汽油桶连接起来,然后在汽油桶上再覆盖上土层,这么修建的坑道具有非常好的隐蔽效果和防护效果。

在第二个图由战壕连接着的坑,是日军的暗堡或者兵舍一类的地下小型工事。所有的工事也是加固过的,挖开地面,构筑完基本的坑以后,会在顶部覆盖上圆木、钢板和泥土,工事的规模越大,顶部覆盖的层数和厚度越多。

这个非常深的坑,在靠近子高地主堡的位置,看遗址的说明这是日军的马厩,连马厩都是地下结构。

上面的两张照片依然是日军的坑道遗址。在整个松山战役遗址范围内,最多的就是这些坑道遗址,简直像蜘蛛网一般密集。

然而,上面竖版照片的这两条壕沟可不一般,这不是日军的坑道,而是远征军为了爆破松山主峰挖的两条壕沟。和山上的日军坑道走向相反,远征军挖掘的两条坑道是径直通向山顶,直达主峰子高地日军的两个主堡正下方,在坑道的尽头又挖掘了两个药室,使用了箱总计3吨TNT炸药,对子高地进行爆破。

这一个看起来很凌乱的小坡,实际上就是远征军爆破子高地主堡之后留下的炸坑,大概五六米深。日军在子高地的两个主堡为地下3层结构,经过圆木、钢板、混凝土和泥土的加固,可以抵抗mm口径榴弹炮的直接轰击,内部有水电、通风、排水设施;最上一层为靠近地表的暗堡,有多个射击孔可对外射击,二层三层存储了大量的补给和弹药,并可作为士兵的休息区,使主堡具有非常强的自持能力。年8月19日,远征军将爆破坑道挖掘到两个主堡的正下方,在药室中起爆大量TNT炸药,两个主堡在剧烈的爆炸中灰飞烟灭,只留下了两个巨大的炸坑。子高地上残余的日军大多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下丧命,仅少数几个震晕后被俘虏。

松山主峰的爆破成功,并不是松山战役结束的标志,之后又进行了20天的战斗,才彻底肃清消灭了松山之敌。

战后的松山,周围的村民在山上发现了很多很多战争遗留下来的东西,除了常见的弹壳、钢盔,未爆炸的各种炮弹、各种设备零件碎片比比皆是。

现在的松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在-年的时候,雕塑家李春华在松山上完成了尊雕塑,雕塑都统一面向松山主峰子高地。这是我见过的最为壮观的雕塑群之一。

以上所述的松山战役遗址,其实也仅仅只是局限于松山主峰子高地周围,然而松山战役的遗址是分布在周围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从腊勐,到滚龙坡,再到大寨、黄家水井等地方,都留存有大量遗址,但是我都没有一一去探访。

这是腊勐乡的老街道,就在腊勐中学背后的半坡上,这里有远征军第八军司令部旧址,医院旧址。很多到访松山的人,都会在腊勐住下。腊勐的几家酒店虽然都是村民用自家房屋改造的,条件很一般,但是名字都很有特色:子高地、东方直布罗陀……

年我第一次到松山的时候,就是入住了子高地酒店,酒店老板也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因为跟老板聊得来,得以参观了他的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他收藏了很多从松山上挖掘出来的战场遗物,有迫击炮弹包装壳、刺刀、钢盔、水壶,数不清的子弹壳,甚至还有日军施工用的手推车。鉴于是人家的私人收藏,参观时也就没有拍照。

松山战役,是以战役级投入和牺牲,赢得了战略级的战争目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滇西战役僵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滇缅公路可以畅通无阻地运送大批部队和装备、物资及重炮兵源源通过了这个“东方直布罗陀”,向龙陵战场开去,龙陵战役的形势立即逆转。

同时,松山战役也是中国战场上第一次全歼日本联队建制级别(相当于团级)的部队,天皇亲授的联队的军旗被日军焚毁,联队关防印鉴被远征军缴获。在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中,非常看重天皇授予的军旗,一个联队的军旗往往都是集体誓死保卫的。在松山战役之中能够逼迫日军焚毁自己的军旗,这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都是第一次。

现在围绕松山战役遗址,已经在进行开发利用。

从镇安到松山,大约20公里的路程,公路外侧修建了骑行便道,这在年第一次去的时候是没有的;在黄家水井、松山村附近,新建了很多房屋,准备打造成为特色旅游村庄或小镇。同时,在遗址景区内,还看到了一些长期规划的展板,除了围绕战役遗址进行开发之外,周围还规划了滑翔伞等旅游项目。

这些开发都是比较合理的,既能够利用开发的后的收益对遗址进行保护,也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遗址了解到历史,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让高黎贡山深处的几个村庄打赢脱贫攻坚的战斗。如今的脱贫攻坚战,也是和松山战役一样具有重要意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xw/99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