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老翡翠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入华的”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经常在讨论,甚至争论。
除了单纯的好奇之外,这个问题是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比方,你要知道现存的老翡翠大体上究竟有多少,就必须得首先知道老翡翠是从何时入华的,因为你要计算出数量有多少的话,就必须从何时“开始”计数算起——首先就要弄清翡翠传入中国究竟有多少年,何时开始热起来,其间是否发生过影响翡翠数量增减的事件,才能按大略的每年平均流入概数来进行计算。而要弄清翡翠传入中国究竟有多少年,又必须首先弄清翡翠究竟是从哪个朝代的哪个时期、哪个年代开始流入中国的。
然而,这一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弄清楚的,有不少学者或爱翠人都对这一问题做过考证研究,但却结论各异,见仁见智。那我就在这里先列出一些主要的说法,然后再跟大家一起来爬梳、整理、分析,择善而从。
其实,“‘缅甸翡翠’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流入中国的”这个说法是有毛病的,因为产古翡翠那个地方雾露河,在古代本来就属于中国,所以说“缅甸翡翠”“流入中国”很别扭!当然,“产古翡翠的地方自古属于中国”这个问题,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下文我再专门引据史料并讲解给大家听,这儿就先不说它了。
现在回到“缅甸翡翠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流入中国的”这一话题。下面先来看看学者们各家的高论:
A学者引了不少古籍和现当代文献对“翡翠”的记载,但最终她的观点认为文献记载的翡翠入华很早(汉以前),但以所见实物而论,她又认为是“清代早期才从缅甸传入中国”的。
有个老翠人B学者则认为:缅甸翡翠最早是由华人发现的,最早也是由华人加工的。而且,所谓“缅甸翡翠”也应当说是产自中国(李戎按:当时其地属云南省永昌府孟密宣抚司管辖——明洪武九年亦即公元年,虽将元传下来的“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藩司”、“司”,但人们仍然习惯称其为“省”,故“云南司”也就是大家习称的“云南省”)。
“永昌府”治所(衙门所在地),是在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关于缅甸水料翡翠(次生矿)最早发现与开挖时间,B学者认为是“唐代就已在乌龙江(即雾露河)流域开始采掘冲积的缅玉了”。至于翡翠进入中国云南腹地的时间,B学者说是最晚在“13世纪初”的宋代,就已经有“一名云南商人”从缅北“随手拾起一块石头”带回“云南家中,顺手把石块扔在地上,石块裂开,露出宝石的真面目”,经玉雕师傅琢磨后,竟是一块上好的翡翠。
但是,现在的缅甸人有个说法是“公元年莫冈人见翠”。
但是,现在的缅甸人有个说法是“公元年莫冈人见翠”。
关于B学者以及多人提到的产翠之地“云南省永昌府”,由于它对于我们准确认识翡翠产地的古今归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在此必须给大家多介绍一些史料:
早在东汉永平年间,亦即公元1世纪,就已设有“永昌郡”,辖地包括现在的中国云南省西部和缅甸克钦邦东部以及缅甸最大邦掸邦东部。继后的三国时,魏蜀吴三国中的蜀国,就接收了缅甸全境,缅甸从此归属中国。当然,后世因各朝各代国力强弱不同,而对缅甸的管理统治时紧时松,如缅北直到公元年才被英国殖民者蚕食(但当时英仍然承认那是中国的领土)。民国至新中国的五十年代,仍管辖过今缅甸的部分地区(有的地区直到年才正式划归缅甸,而至今不少缅民都在闹“回归中国”)。
至于“永昌府”,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