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刚出来,大龙陵一中有两人进入全省50名,清华、北大等名校大概是有望了,回想起自己二十多年前的高考,以及亲身经历的龙陵中学的变化,所以有了以下闲话。
我从来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这点从不否认,早上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一直这样说,“你老爸不爱学习,只是自持有点小聪明,还赶上了好时光,千万不要学”。
入学龙陵中学时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年毕业,我在里面整整读了七年。
(读了两年初二的留级生掩面泪奔)
在龙陵中学读书的几年里,切身感受了学校巨大的变化。
在我刚进龙陵中学的时候,感觉读书这事是无所谓的。
从龙山小学严厉的管束中出来,顿时如鱼归大海。
除了班主任的课外,其他课上不上无所谓,早晚自习真的是自习,一个老师管一年级,随便来看一眼,不要乱得过分就好。
早上四节课,下午两节课,但早上最后一节一定是自习课,也是真的自习,没有老师来的。
学校大门是敞开的,随时可以进出无人管,操场上不管是不是上课时间,一定有打篮球、踢足球以及各种玩闹的学生。
所以在这个环境下,真的觉得学不学习真的无所谓。
回想起来,那时读龙陵中学读书就像读大学,没有人逼着你学习,老师该上课上课,该下课下课,其他的,随缘吧。
考上大学真的是个传说,考上本科的人数大概是个位数,什么学校也就无所谓了,考上保山师专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不过大环境就在那里,谁也没有太在意。
我就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迷迷糊糊的读了三年,一年初一,两年初二。
上初三那一年,张校长上台执政了。
在龙陵中学的日子我十分的怕他,怕得咬牙切齿,导致都对龙陵中学有了阴影,高考坚决不报师范院校,不当老师。
那时的想法是,当老师最好也不过到龙陵中学教书,真的怕了。
虽然这样,不管以后他出了什么问题,犯了什么错误,我仍然觉得对龙陵中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因为我亲身经历了转变。
学校大门开始按时关闭,迟到是要被登记的。
从早自习开始,语文和英语老师轮流来守着指导,就像多了一节课。
自习课取消,晚自习的“自习”两个字只是名字,老师正常上课,而且初三和高中的,上三节晚自习。
除了体育课以外,操场上再也没有了随意玩闹的人群。
现在看来,这不就是一个正常的学校的样子吗,但在那时,我们觉得压力还真是不一般的大。
就这样,到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考上本科的人数上了两位数,还有两个同学考上了当时所称的重点,云南大学。
考上专科的也有了几十,中专的几十。
不要小看,当时还是工作靠分配,考上了,就意味着工作有了保障。
我就这样从龙陵中学毕了业。
后来就只是道听途说,龙陵中学蒸蒸日上,有许多芒市的学生到龙陵中学上学,由此可见还是不错。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龙陵中学开始落后了,德宏州民中的成绩越来越好,已经和保一中比肩。
落后的理由虽然听说过一些,但不确凿也不敢乱说。
只知道好些熟悉的老师,好几个当老师的同学,都离开了龙陵中学,到保山、芒市任教。
不过那些始终都过去了,今年应该是龙陵中学扬眉吐气的一年,进入全省前50有两人,特别是第一名排名理科全省第3,在保山市内也仅次于保一中和腾一中,在全省也算是有了名号了。
现在的校长是我高三的老师,虽然当时书读得不怎么样,但不妨碍我认为他是个称职的好老师、好校长。
希望龙陵中学越来越好,虽然我已经不在龙陵生活,儿子大概也不会再去龙陵中学读书,但龙陵中学永远是我的母校。
让我们为龙陵中学点赞!!!
西南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