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侧记保山新闻

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1127/4525518.html
初夏时节,记者在龙陵县的农村采访时欣喜地看到,该县实施的“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小沼气催生农家新生活。走进碧寨乡梨树坪社区金龙二社(组)杨荣康家,记者看到安装沼气灯的居室,太阳能供热的沐浴间及院外的太阳能路灯,贴着白瓷砖设有沼气灶的厨房,整洁的水冲式厕所。杨荣康指着自家的沼气池高兴地说:“沼气添福气,建沼气池就是好,照明烧饭用沼气,家里就不用烧柴了,既干净又环保,每年能节省几千块钱的燃料费哩,而且沼渣沼液是上好的生态农肥,水稻、玉米、香料烟、无筋豆不但增产了,还卖到了好价钱。”近几年来,龙陵县采取政策、资金、科技、物资配套的举措,实施了以沼气唱主角的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由有关部门提供资金、技术、材料、模具等,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沼气。实行建一口沼气池补助—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补助元。对全县余名专(兼)职技术员进行技术培训,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使建成池成功率达%。目前,全县建成了1.86万个沼气池,省柴灶3.2万户,太阳能热水器3万余台。据统计,全县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万吨,每年可减少薪柴1.6万吨,可有效保护森林植被5万余亩,可为农民减少砍柴工时10万余个,带来经济效益万余元,每年可为农户节省生活用能开支多万元。通过清洁能源建设,富了农民美了家园。地处山区的碧寨乡已建成沼气池2余口,有沼气全覆盖自然村11个。金田寨户村民建成沼气池口,总容积0立方米,农户依托沼气池发展生态经济,形成了“畜(粪便)—沼—果”“畜—沼—蔬菜”“畜—沼—粮”循环经济链,生产的粮食、果蔬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品俏销市场,亩均产值增值30%左右,农户尝到了生态循环经济的甜头。金田寨村民濮有昌投资0多元建成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过上了照明烧饭不用柴和电,沼渣沼液做肥料,家有循环农业经济链的生活。他开心地告诉记者:“这沼气灶跟城里人使用的液化气灶差不多,既清洁又卫生。以前用柴做饭每顿饭至少要用1个小时,现在用沼气只需30多分钟就行啦!烧饭再也不受烟熏火燎的罪了,一年可节省燃料费0多元哩。”勐糯镇海头社区户村民建成沼气池口,社区主任闫增富介绍,海头社区在建沼气池的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达到“三净”(家居净、庭院净、饮水净),实现“五业”(农、林、牧、副、渔)增效益和“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和谐。村民王必金养殖了50多头生猪,每年出栏40多头,腰包鼓了起来,但是养猪产生的粪便多又难处理,成了头疼事。投资建成一个10立方米的新能源沼气池,院子变得干净卫生了。走进家里,再也闻不到臭味,彻底解决了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我家种的蔬菜使用沼肥后,绿色健康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王必金连声称赞。多少年来,一家一户为单元的农村庭院,往往是里面拾掇得干净,院外则是乱堆秸秆、柴薪、垃圾等,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通过清洁能源(沼气)建设,实现了喝水清洁化、厕所卫生化、垃圾粪便处理无害化、人居环境绿色生态化。对村民来说,人畜粪便也不再是以往污染环境的包袱,摇身一变,成了能省钱增收的宝贝。龙陵县把清洁能源工程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采取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财政(项目)资金撬动、党员干部带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的方式,全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提升了人居环境。如今的龙陵农村,水泥村庄道路宽敞平坦,太阳能路灯、垃圾桶(池)设置合理,绿化小景、文化墙错落有致,农家小院绿树成荫、人畜分离,俨然像个大花园,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稳步提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tq/167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