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对你来说,家的门槛在哪里

离家在外的你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回家或者离家的时候,会把路程中的某个地方当做一个界限,过了以后马上到家或是已经离开,就好像是跨过一道心里的“门槛”。

在我童年时的八十年代,龙陵城的房子大多是木质结构的,钢筋水泥房屋好像只是县委里面有一栋,常跑到房顶放风筝。

传统木质房子必须有的就是门槛,房间门口、大门口都有,门槛是一道界限,区分了屋里屋外,家里家外。

应该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童年时常喜欢站在门槛上,家中长辈总是呵斥。

少年时总喜欢跑出去疯玩,伏龙寺、花桥河、两交水,更多时候是去灯光球场,也就是后来的宣传文化中心,电影院、游戏室、图书馆,常常乐而忘返,到了天色暗下来时才想起匆匆忙忙往家赶。

在八十年代,夜晚的龙陵街子是没有什么人的,胆子有点小,虽然大街上已经有了路灯,但并没有多少人经过,一个人回家总觉得有点怕,但进了大石狮子巷道就不怕了,虽然巷道没有路灯更是昏暗,就好像到了家一样,放心大胆的往前走。

对那时的我来说,大石狮子巷道口是心中一道无形的“门槛”。

高中毕业后到昆明读书是第一次长期离家,数着日子过,放假后第一时间坐车回家,在坐着拥挤的卧铺车几次往返后,发现了自己心中的“门槛”。

特别是回来的时候,经过白庙水库时正是清晨,看着车窗外在晨光中还模糊的水面,知道马上就要进入保山坝子,瞬间就会觉得已经进入家的范围,马上要到家了,虽然明知道保山离龙陵还有一百多公里。

后来到了龙江工作,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十分不适应,还算不错的是每个月都可以请假回家几天,于是一年最少要在龙陵到龙江的蜿蜒盘旋的山路上来回12次。

从龙江出发,一路爬坡,杨梅坡水库、头道河、硝塘,翻过最高点高楼子垭口后就是一路下坡。

龙江到龙陵大概有四十多公里,这段爬坡山路有是多公里,四分之一的样子,但是在心中认为的是,翻过高楼子就要到家了。

反过来也是一样,从龙陵出发,翻过新塘房,经过黄草坝、镇安、沙场坝,一路爬上高楼子,行驶过三十公里后,我的假期结束了,已经离家了。

这个时候,龙江到龙陵路上的高楼子是我心中家的“门槛”。

(有了这道“门槛”,虽然明知道沙场坝是龙江乡硝塘村的一个寨子,由于在高楼子的另一面,总感觉不属于龙江似的。)

从年开始,到保山工作,虽然是自己想去的,但对龙陵的感情还是割舍不断,于是周末都回去。

一个月要在杭瑞高速上来回4次,坐在车上飞驰,看着窗外的山水不断退后,脑中各种想法不断浮现然后隐去,就在这样的发呆中一路向西南方。

过了怒江,一路上坡,远远看到高耸的古城山,马上从发呆的状态退出,已经是龙陵地界,穿过近三公里的高黎贡山隧道就马上到家了。

杭瑞高速上的高黎贡山隧道,是现在我心中家乡的“门槛”。

心中“门槛”的形成,和对家乡的眷恋密不可分,虽然留下儿时记忆的老街、巷道已经拆掉,原来的样子已经消失无踪。

但我想念的是那个叫“龙陵”的地方,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

有家乡可想念,越过“门槛”就能回家。

是美好的。

原创作品,特此声明

西南偏南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公益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ly/85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