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农历十月,回忆献坟的日子

(图片来源见水印)

年11月19日,星期日,农历十月初一。

又到了上坟的季节,从记事开始,我们家每年一直是两次,清明前后一次,农历十月一次。

龙陵人一般把上坟叫做献坟,而好像十月献坟这个习俗只有龙陵街子边的人家才有,后来知道腾冲也有这个习惯。

在我童年时,十月献坟可是一件大事,因为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什么东西都需要早早的开始预备,不像现在有随时热闹的菜市场,应有尽有的超市。

献坟一般是在星期天,因为那时还没有双休日,每周只休息一天。

妈妈必须在前面的一个街子天就把东西采购齐全,香钱纸火,肉类,各种蔬菜,酒水饮料,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瘦小的妈妈用背篓分几次背回家。

十月和清明两次献坟都有固定菜色,清明必不可少的是黄花团子、豌豆粉、蚕豆园子、鸡肉。

而十月献坟的主菜是吃“锅子”,“锅子”这东西相信很多龙陵人家里上都有,以前是“土锅子”,也就是烧制的陶器,后来觉得“土锅子”挑去山上献坟又重又不方便,磕磕碰碰容易损坏,于是大家都换成了“锑锅子”。

实际上“锑锅子”并不是用金属锑做的,而是铝制,不知道为什么,龙陵人把铝制品都叫做锑,锑锅、锑盆等等。

而腾冲依旧保持着用土锅子的习惯,所以呢随着腾冲旅游的风生水起,腾冲土锅子也成了一道知名的特色美食。

而毫不逊色的龙陵锅子,只有龙陵人自己知道。

为了方便献坟,我家买了两口锅子,一大一小,都是铝做的,精于雕刻的爸爸在锅子上刻了我的名字最后一个字。

锅子用青菜、芋头、苤菜根、黄笋和猪皮油炸成的泡皮加骨头汤作为锅底,然后煎至金黄的臭豆腐、酥肉、肉圆一层一层码上去,然后浇上调制好的酱汁小火慢炖。

一般是头一天把酥肉、肉圆炸好,臭豆腐煎好,骨头汤熬好,早上十点左右准备好锅子加碳开始炖,炖三个小时以上才把碳拿掉准备挑上山献坟。

(说到这里已经咽了数次口水,下个周末我家献坟,多照照片写个专题给大家看)

那时候别说私家车,摩托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我家的交通工具只有单车,所以献坟要拿着锅子上山是个大问题。

好在我家的坟山近,就在大坪子的国道旁边,还有坟山是家族的,大家都在一起。

邻居三妈家女婿有拖拉机,于是我家很多时候和她家一起,把锅子和其它东西拉到大坪子坟山。

以前的手扶拖拉机载重能力有限,装了东西后,人只有走路或者骑单车了,而我当时是最小的一个,也是三妈的心肝宝贝,所以,我往往是在拖拉机上有个位置的。

锅子装在翻过来的板凳里,然后用草绳绑紧,拖拉机突突突的一路摇摇晃晃到了坟山。

先是把经过了一个雨季长出来的杂草全部清除,然后就是烧香、贡后土等等按程序开展祭祀活动,年纪大的围拢开钱纸,男人们打牌喝酒或是赌小钱,小娃娃就是漫山遍野的疯玩。

献过祖宗磕过头,所有程序完成以后,开始了美食时间。

大家在草地上围坐,热腾腾的锅子摆中间,纷纷下筷,先把铺在上面的酥肉、肉圆、臭豆腐吃掉,然后在煮蔬菜,结好的茴香,嫩嫩的豌豆尖,茼蒿菜,在锅子中煮熟,沾上了锅子中慢炖几个小时的汤汁,怎一个美味了得。

在山上吃饭,难免有碗筷不够的时候,砍两截树枝,削一削就成了筷子,一点不耽误享受美食。

酒水一般是菠萝汽酒,玻璃瓶装,铁瓶盖,大量的二氧化碳,儿童时喝了大叫“叮嘴”,好像还有稍许的酒精度数,喝了还会脸红。

不过这也属于奢侈品,春节、中秋等节日和献坟等大事时候才能喝到。

(图片源自百度)

欢声笑语美食过后,收拾东西,拖拉机往回拉,而我依然是有位子的,不用走路,哈哈。

回家是有很多事的,各种用具要洗净收好待来年使用,妈妈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

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了我人生第一次醉酒,大人都在忙,无所事事的我觉得口渴,于是自己找到一个绿色的军用水壶,也不闻闻是不是水,倒进搪瓷口缸里就灌了几口,才发现是酒。

酒醉什么感觉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我被三妈背在背上,然后三妈和大妈把我爸妈一顿臭骂。

回想以前十月献坟是一件隆重的大事,不管是因为物质匮乏、交通不便,所以需要郑重对待和准备的原因,还是大家都还重视宗族亲情和人情冷暖,反正十月上坟都是亲戚朋友、熟人同事大家热热闹闹的度过。

而现在自己买了车,不用再去惦记拖拉机的位子。

菜市场、超市什么都有,钱包也足够支撑。

甚至锅子也可以预订,让人准备好,自己只用出钱。

却把十月献坟更多的当成了一次必须完成的任务,按程序走足就好。

也没有了兴趣邀请亲戚朋友、熟人同事参加,自家人去了山上摆一摆,拉回家吃。

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还是人情不再温暖。

我不知道。

(原创作品,转载请征得同意)

天色将晚

你最闪耀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白癫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ly/73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