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县花上树温泉入城美丽县城打

近年来,龙陵县始终紧扣“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的总要求,融汇山水自然与温泉、石斛、黄龙玉等元素,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发展定位建设县城,年3月被正式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全面对标达标。对标“美丽县城”建设指标体系,规划建设项目57项,总投资33.99亿元,目前已实施项目49个,完成投资30.61亿元。将棚户区改造与“美丽县城”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成片连片更新,改造面积35.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城市公厕41座,新建、改造洗手设施个,完成龙山中路、龙山南路、远征路、书院路、白塔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城南农贸市场、幼儿园、智能泊车、智慧医疗平台、智慧书吧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项指标达到“美丽县城”标准。

  凸显产城融合特点。树牢以“人”为中心的产城融合导向,以城市的开放包容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全力打造黄龙玉、石斛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年,黄龙玉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2%,带动县内从业人员2万余人。石斛获得国家认证专利29项,实现一二三产总产值47亿元,从业人员达6.5万人。通过产业培植,“美丽县城”建设呈现“以产聚人、以人兴城、产城联动”的良好局面。

  凸显公园城市特点。相继建成东坡森林公园、西山坡公园等5个城中自然山体公园,抗战广场、玉缘广场等5个节点公园和龙山湖综合公园,正在建设董家沟市民广场、文苑公园等5个城市公园,全面推进“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变,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5.5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2平方米,实现“米见绿、米入园”,探索出一条“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的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子。

  凸显人文特点。突出龙陵红色文化与雨城印记的特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将县城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红色革命教育展陈馆、36栋传统民居进行互联,促进红色基因、抗战文化、历史遗存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相济相融。结合龙陵多雨特点,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建设,逐步健全城市雨水综合利用体系,“骑楼”“风雨连廊”“风雨亭”遍布县城,城市避风遮雨体系日趋完善,雨城风貌景观特色更加鲜明。

  春有玉兰白露花,夏有玫瑰和月季,秋有桂花三角梅,冬有腊梅和樱花,石斛花开满城香,一年四季皆风景。龙陵县匠心独运,巧思善谋,城市风景姹紫嫣红永不落幕,城市绿化美化进入四季皆景时代。如今,漫步在滇西雨屏的龙陵县城,推窗见绿、出门游园、凝眸是景,浓浓的绿意在每个角落延伸,也走进每一位市民的心底。

  下一步,龙陵县将突出特点实施“县花上树、温泉入城”和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供给等工程,一体推进美丽县城、健康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建设,争取不断取得新成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ly/178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