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山绿、水清、太阳暖,林间、地头、采收、交易忙,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冬日“丰”景别样好,大地上呈现出一幅幅“冬收农家笑”的喜悦画面。石斛丰收农家乐入冬以来,是龙陵县龙新乡荆竹坪村的村民们忙碌而高兴的时节。走进山间地头,只见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们欢聚一起,互帮互助,采收成熟的石斛鲜条。近几年来,荆竹坪村因地制宜谋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种植石斛,并逐步实现增收致富。目前,荆竹坪村已成为全乡紫皮石斛种植面积、产量最大的村。据龙新乡荆竹坪村党总支书记卢山介绍,为了推动石斛产业发展,村党总支主要采取“总支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互助”的模式。截至目前,荆竹坪村的石斛种植面积有亩,石斛产业从业人员有户,占全村总人口户数的48%。今年的石斛产量可达吨,年产值预计达到万元。在石斛种植发展起来的同时,村里还发展起了另一项“指尖经济”——枫斗加工。村两委一手抓好枫斗加工培训,一手抓好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孔书珍是白露坡小组的党支部书记,她积极带领大家加工枫斗,充分发挥了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孔书珍每年支付给枫斗加工工人的工资为50万元左右,帮助户均增收—元左右。现全村常住人口有60%—70%人员从事石斛种植或者枫斗加工,石斛产业已真正成为全村支柱产业。如今,行走在龙新荆竹坪,漫山都是石斛丰收农家乐的场景,“‘斛’光山色荆竹坪,‘枫’生水起好日子”的局面已经形成。面对未来,村里有着更大的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一村一品’紫皮石斛专业示范村的建设,充分发挥村里的产业优势,做大做强石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龙陵县打造‘中国石斛之乡’添砖加瓦。”卢山充满信心地说道。交易市场买卖忙“你看看,这些石斛鲜条粗细均匀,颜色又好,用来加工枫斗最好了!”“来来来,这一大堆石斛鲜条全部称了卖给我。”“你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