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陵小黑山保护区的技术人员在野外植物调查中,意外发现保护区内分布有兰科植物——绶(shòu)草,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下面,小编带大家去小黑山认识一下。
绶(shòu)草刘勇年9月摄于龙陵小黑山保护区
绶草(学名:Spiranthessinensis(Pers.)Ames),别名别名盘龙参、盘龙参、龙抱柱、双瑚草等。植株高13-30厘米。根数条,指状,肉质,簇生于茎基部。茎较短,近基部生2-5枚叶。叶片宽线形或宽线状披针形,极罕为狭长圆形,直立伸展。花茎直立,长10-25厘米,上部被腺状柔毛至无毛;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长4-10厘米,呈螺旋状扭转;花小,紫红色、粉红色或白色,在花序轴上呈螺旋状排生;萼片的下部靠合,中萼片狭长圆形,舟状,长4毫米,宽1.5毫米,先端稍尖,与花瓣靠合呈兜状。花期7-8月。
绶草刘勇年9月摄于龙陵小黑山保护区
绶草一般生长在海拔-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草地或河滩沼泽草甸中。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地区。此种有人工栽培,全草民间作药用。在图片中,绶草的花朵旋转着生于花轴,花冠呈粉红色,外型娇美。
据查阅资料,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绶草就是一种认识颇久的植物。早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诗《国风?陈风?防有鹊巢》提到了“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中唐有甓,邛有旨鷊(yi);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原文的意思是:喜鹊搭窝在河堤,紫云英草长坡地;谁会蒙骗我的爱?担忧害怕藏心里;瓦片铺在庭中路,绶草栽入丘上土;谁会蒙骗我的爱?担忧害怕心里苦。可见绶草在我国的悠久历史。这里的“鷊”,据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合辑的《毛诗序》所注,就是“绶草”。
绶草花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绶草属于兰科植物,其花序如同绶带一般,故被誉为“通往天国的阶梯”。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有的兰科植物均在保护之列,绶草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小小兰花草,生长在山野;此物渐稀少,劝君莫挖采!
来源:部分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植物志等。
推荐阅读 两山论丨“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是什么 古树名木丨龙陵翠柏大地上的文化坐标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通过省级评审 生态龙陵登上“地球”丨滇西边境线上的“野生动植物王国”编辑:郁云江
编审:孙兴旭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