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又是一个驻村好干部大家来看看

“韦老师,听说今年你要来我们这驻村,大伙都可高兴了!”今年2月,一进村村,村民杨光荣就拉着韦开华拉起家常来。

杨光荣是韦开华年在原高峰村(现中排村)驻村时帮扶的贫困户之一。驻村期间,韦开华不仅帮助杨光医院治疗白内障的近元的医药费,还为其争取了民政补助元。今年杨光荣孙子遭遇交通事故,韦开华还帮助其通过法律程序争取到理赔经费近10万元。

韦开华同群众座谈。

说起韦开华和杨光荣等村民的结缘,还得从四年前说起。韦开华是龙里县委党校的一名干部,多次被组织安排开展驻村工作。在原高峰村(现中排村)驻村时,在村干部和当地群众一再挽留下,继续驻村一年。年被委派到龙山镇朵花村驻村。

多年的驻村工作,韦开华不仅没有疲倦,而且越干越起劲。今年初,龙里县预选派扶贫干部到基层一线时,他主动向上级申请,“草原我熟悉,我去吧!”

了解贫困户生产情况。

多年的驻村的工作,三年在中排驻村。今年已经50岁的他再次踏上中排这片“故土”,思考最多的总是如何带领群众从根本上脱贫。

中排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位于平均海拔米的龙里大草原之上,全村有贫困户75户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村民都只种夏季作物而不种秋季作物,土地利用率低下,收入不高,是该镇脱贫攻坚战中难啃的“硬骨头”。

要想让村民彻底拔掉“穷根”,还得找准‘病根’,下对‘药’才行!

查看王寨组消防池建设情况。

韦开华一改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走访形式,先是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了解当下村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走访村种养能手、老党员、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而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今年5月,群众春耕栽种玉米、水稻等急需化肥后,韦开华主动联系帮扶单位为困难党员群众送去化肥2吨。“没想到韦老师这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化肥的难题!”岳相贵由衷的赞叹道。

不仅如此,韦开华还为贫困户周达昌争取到草原片区10余公里道路管护工作,并已获得上半年余元的工资收入;为长期患风心病卧病在床的陆才杨募捐善款元,申请到低保和临时救助……对于韦开华来说,为群众办理这样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

韦开华查看村道路修建进度。

今年7月,连日的暴雨导致中排村王寨组道路出现塌方,严重影响了周边余名群众的出行。险情出现后,韦开华第一时间组织村干部在塌方路段设立了警示牌,并争取资金2万余元维修道路。同时协调资金余元在王寨组修建了垃圾池和消防水池,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韦开华邀请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

“扶贫工作就如拔萝卜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若是繁衍了事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韦开华常说,找准穷根后,再根据“药方”一步一步来,引导群众转变“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向贫困发起进攻,这样的脱贫才能站得住脚跟,经得起检验。

今年70多岁的贫困户岳维明因女儿都已外嫁,加之老伴的去世,生活孤苦无依。韦开华主动联系到他外嫁在本村里龙堡的女儿和丈夫何光明放弃在外面打工的生活,回乡发展肥猪养殖。韦开华还积极对接县农业银行,争取到5万元惠农小额低息贷款助其发展。如今,岳维明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得到了群众的好口碑,却总是亏欠家人。

今年11月17日,在妻子罗仕燕急性阑尾医院时,他却因村里正在进行第十届村委班子换届选举而不能送去。

“一开始我总劝他回单位,别去驻村了。可他说,扶贫工作的任务太重,群众需要他,村里需要他。后来我们一家只能尽量适应他,支持他。”罗仕燕说,韦开华驻村五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人亲客往都由罗仕燕一个人安排,也“得罪”了不少亲戚。

同村民商量村古树的保护措施。

驻村工作中,韦开华始终把村民当家人一样,同贫困户“结穷亲”,“拜把子”,多次协调帮扶单位与村民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

“我们终于又把韦老师盼来,村里需要他呀!”中排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健说。

同村民路边一起商讨发展路子。

整村脱贫,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韦开华同中排村驻村工作组一起,依托草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野兔养殖项目技术优势带领群众发展海花草种植余亩、野兔养殖0只;争取资金50万元,修建中排村农贸市场;争取资金万余元,发展起香菇种植50亩等。

“驻村工作贵在用心,能力大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看到贫困户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韦开华说。(龙里县龙山镇罗显琴)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福州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类型分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jd/91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