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挖掘我市在“强边固防”中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宣传边境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8月6日,保山市“强边固防”全媒体采访团深入龙陵县开展为期三天的采访宣传。
此次全媒体边境行,共有新华网云南频道、云南日报社保山分社、新浪网、网易新闻、保山日报社、保山广播电视台等9家媒体的20余名记者参与。采访团深入到木城乡疫情防控值守卡点、村社区,用镜头定格龙陵众志成城、誓死守卫边关的感人瞬间,用笔记录全体守关人不畏艰难,“战疫”有我的感人故事,以及大家面对疫情誓死镇守边关中的“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豪迈决心。
在木城乡有19.71公里的国境线上,随处可见警民同心抗疫的身影,白天酷暑难耐,夜晚蚊虫叮咬,没有人选择退缩,他们用执着坚守书写无悔的青春赞歌。
新华网记者杨艳娇谈到,“来到龙陵木城,让我感受最深的其实就是他们卡点的工作人员,龙陵的气温比较高,我看到他们帐篷里有很多的虫子,他们能够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面工作,而且每次有车辆人员来的时候,他们都会积极地开始排查。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的村民和群众都会积极地参与到此次的‘强边固防’的日常工作中。”
刚过而立之年的辅警李加红,是个有着12年党龄的退伍老兵。长期坚守在木城乡鱼塘垭口隔界洼防疫防控值守卡点,直接面对周边地区及境外偷渡的防控压力。虽然离家不过几十公里,一两个月的不能回家探望一次,两岁多儿子见自己如见陌生人。在谈及是否有怨言时,朴实的彝族汉子坦言道,“为了身后的父老乡亲,我愿意‘舍小家,顾大家’。”
网易新闻侯开旷,“参加这次龙陵的‘强边固防’全媒体采访活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他们基层一线的巡逻人员他们非常的辛苦,在江边巡逻的时候气温很高,蚊虫啊、各种毒蛇都比较多,环境也很危险。可他们一直坚持在一线为了龙陵的安全。我觉得非常的感动。”
在“强边固防”持久战中,龙陵县木城乡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为切实抗牢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木城乡系统的建立了党政军警民常态化联防联控、精准化群防群治的工作的机制,对全乡实行封闭式网格化管理,对边境一线实行分地段定责任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有效筑牢边境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云南日报社记者赵丽槐说到,“参加这次采访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木城乡的疫情防控措施做的特别的细,从他们每一辆车和每一个人员的经过,从询问他们信息、登记身份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一直到对他们的车辆人员做消杀,都是特别的细致。夏天天气比较炎热,条件比较艰苦,他们能够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卡点上,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样的工作。相信有他们这样为我们守护边关,我们在大后方也是能够很安全、也很放心。”
“人人都是哨兵,村村都是堡垒。”自疫情爆发以来,木城乡老满坡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户主会、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等形式,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了群防群治的精准化、网格化。
“这次我们在龙陵走访了木城乡的卡点,巡逻点,还有老满坡村。在老满坡村我们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堵卡站在前,排查走在前,带动父老乡亲们自觉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筑牢红色防线。”新浪网编辑王娅男说到。
哪来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可防可控的疫情防控局面,是无数守边人,“舍小家,顾大家”坚守的结果,心存感念对他们道一声“感谢”,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寻常“问候”。
记者/李长明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