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不断完善人才培育机制,选好育好本土人才,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引才建站”培育本土产业人才
坚持以产业为依托,围绕水电硅材、石斛种植、褚橙种植、黄山羊和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招才引智,先后引进建立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3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通过“县级领导对接联系专家+专家对口指导企业+企业全力发展产业”的模式,指导建设“褚橙”基地亩,培育肉牛养殖技术人员余名,带动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头。培育规上石斛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37户,4.4万人从事石斛行业,带动4.8万人脱贫致富。
“对口支援”培育专业技能人才
紧紧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医院等对口支援平台,建立“汤小虎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和“刘颖斌教授专家工作室”,在医、教、研、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指导。医院先后派驻龙陵医疗队16批次80余人,培训医务人员余人次,指导开展医疗救治1.8万余人次。大连理工大学先后组织“上门送教”9期次,组织到大连培训9批次,共培训干部人次。
“因地制宜”培育基层实用人才
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行动,聚焦肉牛、石斛、褚橙、黄山羊等特色产业,采取校企联办、专家送教下乡、农技人员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石斛枫斗加工、黄龙玉雕刻、肉牛养殖、生产经营实用技术的培训,累计培养各级石斛枫斗加工师余人、玉雕师余人、种养殖能手2余人。
云南网通讯员闻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