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子顺着黄南线一路驶去,越过一座座山峰之后,离龙陵县平达乡也就越来越近了。到达沙寨坡头的时候,我们停车小憩,站在半山腰上眺望平达坝风光。
此时,正当盛夏,夏雨初晴,阳光温柔,水汽氤氲,空气清新,云雾缭绕,飘飘欲仙。群山环抱的平达坝一片浓绿,山峰是绿的、农作物是绿的,层峦叠嶂的绿色蜿蜒起伏,近处葱翠、远处浓绿、更远处黛青,如一片绿海肆意汪洋,泱泱欲腾。
平达街道
沿蜿蜒的柏油公路继续前行,到达山脚的时候,也就进入了坝子。平达坝地势平坦开阔,四周群山环绕,素有“万亩粮仓”的美誉。玉米、水稻、烤烟、小麦等应季生长,浪漫成了美丽的四季风光。穿坝而过的公路上,绿柳成行,倒垂的柔长枝条随风荡漾,就像柔软的长发,芬芳了梦乡。绿柳丛中,新植的三角梅在一阵夏雨一阵阳光的滋润下长势正好,枝头已经绽放朵朵紫色的小花,在浓烈的绿意中格外醒目和温情。
至达乡村街道,只见路两旁有许多小店,经雨水的洗礼,路面在阳光下泛着清亮的光。街上行人不多,车辆缓缓驶过,我们在新老街道交叉路口找到一家酒店住宿,优美舒适的环境和清秀的坝区风光融为一体。
在淡绿色和淡黄色的小洋楼里,喝一杯平达绿茶,舒舒服服地冲个热水澡,消除旅途劳顿。交谈中得知,老板一家爱花,于是在宽敞的停车场周围,留意到那些多肉、兰草、玫瑰、映山红,而院场里的西番莲、野酸橙也已经挂果,葡萄已上架,不大的菜地上种满了辣椒、茄子、豇豆等。
烤烟垅垅
热心的老板娘告诉我们,当地有很多草根美味,不妨找个小餐馆或农家乐品尝,傍晚还可以沿河散步,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便在其介绍下来到一家小餐馆,饱享一顿特色美味,有无鱼却有鱼香味的“平达假鱼菜”、青辣椒炒野生菌、白姜花炖鸡蛋、棕包头烀鸡,以及用茄子、豆子、洋芋、玉荷花、瓜尖等蔬菜煮成的“平达杂菜”和一盆苦荞面果饭,极大的犒劳了味蕾。
晚饭后,伴着夕阳与晚霞散步,只见一条美丽的平达河穿坝而过,河水潺潺、山风清新、垂柳依依、庄稼葳蕤,让人深觉远离世俗纷扰。在河道两旁,烤烟垅垅、枝壮叶肥,此时还有一些烟农在田里采摘着烟叶,风里裹挟着烤烟的气息。大篮大篮的烟叶被摩托车、小卡车送往烤房,烤房已经开烤,“忙忙碌碌紧张一阵,青烟装进去;舒舒服服酣睡几日,黄叶走出来”满满当当都是烟农的希望。玉米丘丘,已把可爱的“婴儿”背上肩头,粉红色、浅棕色、黄褐色的玉米须就像时髦的漂染发,长的、短的、直的、卷的,都是黑土深情。桥头有卖早熟玉米的村民,热腾腾的水煮玉米棒子、软糯的玉米粑粑躺在提篮里。我们买了几个水煮玉米棒子,玉米的清香和糯糯的口感不禁让人回想起人间烟火的幸福时光:温暖的火塘旁,伴着温馨的家常话,火烧大洋芋,陈年老腊肉,各种从大山深处采摘来的菌子或炒或煮,又是一盘美味……
四周山脚,炊烟已是袅袅升起,白鹭翻飞,一派祥和、怡神的景象。大自然如此厚爱这一方民众,才将这样的山水赏赐予这些勤劳善良、淳朴热情的人们!
傈僳人家迎萝卜丰收
心一样飞到了小河水库、段家坝水库、岔河水库。也想欣赏山林绕水库的优美风光,看一坡坡茶山温情呵护着明镜般的水库,茶香悠悠、悠闲垂钓、慵懒地看着天光云影在水中徘徊,身心悠然,灵魂清宁,与大自然深情相拥。
如果时间来得及,本可以再到黄连河感受浓浓的傈僳族文化,和傈僳同胞一起踏歌起舞,拿起长线甩上一陀螺,见证丝麻如何变成衣服,并对打一场“嘟哒哒”。在萝卜丰收的时节,和傈僳族同胞一起深入地头,体验拔萝卜的乐趣。而本地的“说四句”“攒圆子话”也都可以去听听,便能多了解一些平达本土特色文化。
近年来,在各种绿化、亮化工程对环境的美化,以及文化工作的大力开展中,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深山乡镇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在这个叫平达的小山乡,你可以找到宁静安然!
本刊特约撰稿人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