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勐糯镇的果农日子过得有点儿甜,因为三年前辛苦种下的褚橙开始挂果,一棵果树收获了四份收入。这也是龙陵县为广大果农交的一份脱贫攻坚成绩单。
三年前,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种的是甘蔗,老百姓辛苦一年下来,每亩的纯收入也只有六七百块钱。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龙陵县长远谋划,经受了产业转型的“阵痛期”,发展起了褚橙产业,现在这里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褚橙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一万多亩,种植户每年每亩的纯收入增加到了两三千元,是三年前的四倍多,这才是褚橙第一年挂果的收入。年,龙陵县要力争实现脱贫致富,褚橙的丰收也为龙陵的脱贫攻坚添加了一份甜蜜的味道。
年,龙陵县引进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开始建设3万亩褚橙基地,推进水果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在勐糯镇褚橙基地,果实已经挂满枝头,果色金黄饱满,看上去十分诱人,管理人员正在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橙子。
基地非常重视对果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种植到生产再到销售实行全程跟踪监督,严把质量关。
“我们公司到这里进行初步的果子大小分级,每一个孔都有严格的尺寸,果子运输到玉溪金平水果厂,进行最终的糖分检测和包装,包装好以后才流入市场,保证每一个果子都是完好的。”龙陵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朱锡正介绍。
龙陵县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搭建与华中农大长效合作平台,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的院士工作站入驻龙陵褚橙基地,从育苗栽培到病虫害防控,为柑橘产业注入强大科技元素。
“吃饭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喂鸡喂鸭换油盐”,一度曾是龙陵县勐糯镇传统农业的写照,现如今一棵棵果树变成了农户的摇钱树。褚橙模式通过“一租二包三分红”,做到了一块土地,四份收入,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实现了富民壮村。
“现在褚橙公司来了,我的收入有了四份,一是土地出租,二是企业反哺基金,三是管理果树的务工工资,四是果子的提成。”龙陵县褚橙基地管理户朱国全高兴地说。
“我们今年是初挂果,管理的农户每户收入达5万元左右,明年、后年达盛果期,管理农户每年收入预计达8至12万元。”龙陵县勐糯镇田坡社区党总支书记范积旺对褚橙产业发展信心满满。
目前,龙陵县褚橙基地已完成土地流转一万余亩,多户果农参与基地种植,其中建档立卡户75户。到年,基地规模将达到三万亩,到时候将直接带动户农户增收致富。
来源:中国松山宝地龙陵
编辑:李美兰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 -
(发信息、广告请加QQ咨询)
投稿邮箱:wx
bsxw.cnen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