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龙江傣族花棍的传承

在龙陵县龙江乡,有一个绿树成荫、良田环绕的小村子——葛根寨。居住在那儿的傣族,曾经特别擅长傣族花棍表演,且有着多年的历史。以前,这儿的傣族男子一般12岁以上就开始学习花棍,是必修的一门技艺。

“听老人说,花棍以前主要用来防身。如果有外人来袭击,自己要有防身能力且可以还击别人。”现年52岁的传承人康万春介绍说,“而且还有着只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女人要外嫁,嫁去别处,别人家也学会了,我们就不能和别人对抗了。”

但是到后来,龙江乡葛根寨的“花棍”曾一度中断。康万春告诉记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葛根寨的傣族肖太强到德宏州梁河县萝卜坝拜曹梁富为师学艺,学成回来后便悉心教导本寨子的人。“我就是他的徒弟之一,还有肖自平、康万清、滕开存、肖自民等60多人。”康万春说道。

那天,我们没能见到肖太强。同行的龙江乡文化站站长告诉大家,肖太强的花棍表演主要有“小四门”“猴子背棍”“豹拳”“双梅花”等八种套路。

“花棍又称‘齐眉棍’,按使用者的身高取长度,一般与人的眉毛齐平。”正在舞弄花棍的肖自林告诉大家,花棍分挑、横劈、直劈和左右侧击、反身后劈、前挡后防、左挡右隔等招式,步伐有弓步、马步和滑步。他一边说一边展示着花棍武艺,“一招一式要干净利落,你们听,花棍扫过处有风声呢!”

曾经,每当逢年过节或者老人做寿、民间办喜事的时候,葛根寨的傣族便穿着民族盛装,前往活动场所表演花棍。表演时伴着象脚鼓、镲、锥、钹等乐器,音乐有统一动作和增强节奏感的作用。

在为数不多,会耍花棍的女子中,50岁的康万兰说:“我们七八岁的时候,看见寨子上的老人去教大人耍花棍,我们好奇也就跟着比划比划。后来又不玩了,现在已经隔了几十年,我们又开始跟着康大哥他们学,一起学的女性有10多个,大家已经学会了‘小四门’的一些基本棍法,也会继续学下去。”

龙江傣族花棍表演过去较为保守,现在它的表演性、娱乐性和民族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增强。如今,还增加了一些傣族女子嘎光陪衬表演,既有傣族舞蹈的“刚”“柔”形体表现,又有健身观赏的美感,表演场面宏大壮观、气势磅礴。

据了解,发展到如今,整个葛根寨会耍花棍的人不再局限于男性,男女老少只要想学的都可以来学。“我们农忙结束后,会抽出几天的时间专门教大家一些棍法棍术。对于学生,会趁着学校放长假时教他们。”康万春说,希望龙江傣族的花棍能够代代流传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fj/165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