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史话90宿命龙陵

二战中,日军为保密,各师团均以代号为名,侵占滇西的日军第56师团代号龙,龙兵团主力和基干葬身龙陵,岂不天意?

龙陵,古名黑水笼,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哀牢县,属永昌郡。清乾隆三十五年(年)建厅,伏永昌府分出潞江,芒市,遮放三土司及猛板土千总归其管辖,由此始称龙陵。

龙陵扼滇缅公路要冲,东距松山70公里,北距腾冲公里,南下一百多公里便从畹町出境。

自滇缅公路通车后,这里热闹非凡,修理厂,加油站,货场,汽车站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内外。

日军侵占滇西后,将龙陵建成重要据点和前进指挥中心,城郊赵家祠堂一直是56师团指挥部,对腾北游击根据地的几次大扫荡都是从龙陵发起。

龙陵四面环山,日军以城郊四周高地为据点,筑有坚固工事,市区各口设有钢筋混凝土堡垒,每幢房屋都有工事,每堵墙壁开有枪眼,日军作好了在龙陵与中国军队决一死战的准备。

44年6月,远征军左翼第11集团军渡过怒江后,新28师攻打松山,第2军主力围攻平达,威胁芒市,第71军主力进攻龙陵。

当时,日军主力正在嵩黎贡山与第20集团军激战,龙陵十分空虚,仅有第56工兵联队长小室宗太郎指挥的几百守军。

6月5日,第71军所属87,88两师向黄草坝龙陵攻击,至10日先后攻克大坝,黄草坝,镇安街,进占放马桥,南天门和腾龙桥,切断了腾龙公路和滇缅公路。

10日晚,第87师攻入龙陵城区,势单力薄的日军放弃城区,退守城郊高地。黑暗中第87师向宋希濂报捷,喜出望外的宋希濂迫不及待地绕过卫立煌,直接向他的校长报喜,蒋马上向罗斯福报告已攻克龙陵。

第二天,这个乌龙被戳穿,让蒋尴尬不已。

松山佑三从腾沖和芒市抽调援军,突破腾龙公路远征军的阻击,芒市日军绕道伏龙寺与日军守备队汇合,发起反击。

连降大雨使远征军后勤供应十分困难,肩扛手提无法满足几万大军的供应,粮弹短缺,炮弹耗尽,在日军猛烈反击下,16日第87师溃退到龙陵城外,第88师也只好撤退,松山佑三决心击破第71军,再解松山和腾冲之围,日军一度打到第11集团军指挥部附近,形势十分危急。幸好李弥率荣1师一部投入战斗,荣1师部队击退日军猛攻,稳住了第71军防线,才使战场形势稳定下来。

第一次进攻龙陵,功亏一篑,因误报攻克龙陵,加上部队抗不住日军反击而溃退,第87师师长张绍勋羞愧难当,举枪自尽未果。

首战龙陵失利,更凸显了松山的重要性,不攻下松山,龙陵战役难以为继,远征军一面加大对松山攻击的力度,一面积极准备对龙陵的第二次攻击。

谭方德,系四川省普善公益协会抗战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远征军史话》系列同此前《你不知道的抗战真事》系列皆为谭老师所著。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fj/150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