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群众在醒狮豆腐企业里工作。
金秋的龙里县醒狮镇,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谷正待收割、硕大的金秋梨等待游客采摘、栩栩如生的根雕琳琅满目、飘香四溢的醒狮豆腐越发诱人……
醒狮镇根雕作品。
近年来,醒狮镇以精准扶贫为主抓手,依托紧邻贵阳市的交通区位优势,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突出村级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精品水果、民族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效推进产业就业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机结合。
作为龙里县中部重镇,醒狮镇正演绎着时不我待的发展进行曲和小康新乐章。
集体经济发力撬开农村致富大门
距醒狮镇15公里的高吏目村毛竹林组,放眼望去,成片的金色田野中间穿插的10个白色大棚格外抢眼。
高吏目村贫困群众何远华(前)在大棚蔬菜里种菜。
右手残疾的何远华和患病的妻子因劳动能力较弱,是该村户精准扶贫户之一。“我们两口子在大棚里种菜,已经快两个月了,我们在这里打工一个月有元。”何远华乐呵呵地说。
如何精准施策,让贫困户走上幸福路?醒狮镇的做法是从村集体经济入手,要让群众脱贫,先让村里“脱壳”。
年4月26日拍摄的醒狮镇高吏目村牵头组织的书画拍卖活动。
今年4月,由高吏目村牵头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和省内书画家举办的“扶贫牵手·大爱连心”书画拍卖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在醒狮镇高吏目村举行。活动共收到各级书画家的爱心作品幅,通过拍卖和义卖共筹集资金32.35万元,为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奠定了基础。
为了把社会资金用在“刀刃”上,高吏目村利用紧邻贵阳的优势,发展蔬菜大棚,生产产销对路的农产品。近日,10个大棚种下的小白菜、芹菜、波菜、剪刀菜等蔬菜长势良好,预计不到一个月就上市。
醒狮镇高吏目村党支部书记周晓波双手捧着刚刚发芽的蔬菜苗。
近日,该村党支部书记周晓波主动与贵阳欣港湾休闲酒店签订了每天斤的蔬菜订单协议,为下一步销售铺平道路。
村级产业发展,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增长。年底高吏目村集体资金达5.7万元,已经成功脱壳。
高吏目村以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破解村级产业的难题,只是醒狮镇的代表之一。年来,醒狮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化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醒狮镇谷新村贫群众在非洲菊种植基地里除草。
醒狮镇镇长辜夜明说,目前该镇以发展花卉园艺的元宝村、蔬菜种植的谷龙村、非洲菊种植的谷新村、根雕产业的大岩村等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产业”的模式,除了醒狮社区以外,全镇8行政村全部脱壳,村集体经济最高达27.1万元。
产业带动就业铸牢易地扶贫根基
9月4日上午,醒狮镇工作人员携带印泥和就业协议书,到葫芦田村高坡组范德荣家的院坝上,为易地扶贫搬迁户讲解集中安置的奖补政策,与搬迁户签订就业合作协议。
今年,醒狮镇搬迁安置工程共搬迁54户人,其中,集中安置15户50人,分散安置39户人。
葫芦田村高坡组是省级地质灾害重点监测点,是今年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对象。
高坡组组长邹轩明告诉记者:“因为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虽然我们早就有搬出深山的想法。但是都担心搬迁后的生产、生活、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因此搬迁工作一直挂在嘴上,落不到行动上。”
为了打赢打响易地扶贫攻坚战,铸牢易地扶贫根基,醒狮镇以“一人就业,全家扶贫”为目标,加大产业扶持和培育,对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岩根雕产业进行整合和培育,通过做大根雕产业带动附近贫困群众就业。
贫困户在贵州艺合民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上班。
今年3月,大岩村以“抱团”的方式,由村委会牵头、大户入股、小户参与、贫困户出力的发展模式,成立了贵州艺合民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
大岩根雕通过农村淘宝对外销售。
“抱团发展后的大岩根雕今年产量预计达多件,产值达多万元。”大岩村党支部书记陈世文说,今年村里规划建设大岩根雕扶贫产业园,重点解决高坡组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以前担心搬家找不到事情做,今天贵州艺合民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和我们签订了就业协议,搬家之后有活路干心里踏实了。”葫芦田村高坡组王玉祥说。
当天,集中安置的15户群众都签订了就业协议。
醒狮镇常荣生态农庄的桃子喜获丰收,聘请当地贫困户采收。
除了根雕产业外,目前该镇已发展刺梨种植亩、蔬菜种植亩、非洲菊种植20亩、黄豆种植亩,建设只竹鼠饲养基地1个、只依拉兔养殖基地1个、肉牛育肥基地1个、根雕产业发展项目1个,解决就业余人。
“五级联动”到位助扶贫政策开花结果
醒狮镇脱贫攻坚作战室,形如战场的沙盘上标注各村地理位置、贫困户分布情况,墙上挂有产业分布图、作战图、贫困户的进出机制……还可以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申请书、基础信息、收入情况,以及干部的帮扶协议、帮扶措施、走访记录等。
“只要走进作战室,就可以对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动态一目了然。”醒狮镇扶贫站站长唐彬说。
据了解,目前全镇共有20个村(行政区划调整后合并为8个行政村1个社区),其中10个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户人。年度计划完成5个村户人脱贫,年度计划完成5个村户人脱贫,年度完成剩余脱贫对象脱贫任务,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目标。
为了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开花结果,按时完成脱贫目标任务,醒狮镇在历时半年的实践中认真总结、探索创新,建立“镇脱贫攻坚指挥部、镇扶贫工作站、村脱贫攻坚作战室、组级脱贫攻坚作战区、户级脱贫攻坚战斗员”“五级作战”体系。
在实践中,由镇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统帅机构,制定脱贫攻坚整体“战略”,运筹整体“战势”;镇扶贫站具体执行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参谋、协调、调度、指挥作用和动态信息更新;村级负责调度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村常务干部、村民组长等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和落实上一级工作站下达的工作任务;村民小组负责所辖战区政策宣传、初筛甄选、组级评议等,完成识别、退出等管理工作;户级脱贫攻坚战斗员分为包保干部和贫困户,同共完成帮扶项目落实,和帮扶成效反馈,实现镇、站、村、组、户“五级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全镇扶贫抓出成效。
醒狮镇党委书记熊波说:“我们将以陈敏尔书记对醒狮镇提出的要求为指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围绕‘工业突破、农业优化、城镇提质、旅游凸起+脱贫攻坚’的‘4+1’工作思路,以产业发展推动就业富民,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年度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目标,建成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型小城镇。”
新闻背景8月26日上午,在龙里县醒狮镇,一位“特殊”的“陌生人”突然造访,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和来历,也没有人特地去接待他。这位“陌生人”看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现场后,径直来到醒狮镇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与一名叫唐彬的年轻干部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座谈,竟然没有被大家认出,他就是省委书记陈敏尔。陈敏尔对醒狮镇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我这次来主要是实地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情况。看到你们了解政策、熟悉情况,在忙老百姓的事,我就放心了。”十多天过去了,很多人不时还在议论着省委书记陈敏尔到醒狮镇暗访时的趣事。大家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怯生,从怯生到亲近,再到认真领会他与大家在食堂用餐、拉着家常、合影留念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和希望。来源:龙里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王立信潘希来王华乔龙毅宋学兴谭书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