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洗马镇龙场村ldquo走改转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龙里县洗马镇龙场村充分发扬党组织引领作用,紧扣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坚持以扶贫扶“志”为核心,通过党组织干部“走,改,转”(即走出去学习,改变工作方式,转变发展观念),有效引进外商入驻,引导群众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成功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丰源食用菌合作社产业图

丰源食用菌合作社产业图

丰源食用菌合作社产业图

练好“走”字决,强化自身谋路子

“常年的固步自封,呆在村里工作,固化了我们思维方式,阻碍着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我们必须走出去讨经验、找方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带动全村经济发展。”龙场村党组织书记周兴海在年年终总结时说道。

自此,龙场村党组织干部拉开了“走”字工作法的序幕。通过不断的观摩、学习,龙场村的产业发展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初步形成了以规模经营、连片发展、融合自然的发展理念,先后发展了一批家禽养殖、香菇培植、蔬菜种植产业,进一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长。

奏好“改”字符,引进外商促发展

“今年我们村先后引进十余名外商入村投资,通过借用外商的力量,引进了更有利于我村发展的资源,大力支撑本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全村精准增收、精准致富!”说起村里的变化,龙场村党总支委员梁泽书满是欣喜。

今年以来,龙场村党组织紧密围绕“党建带村建”的总体思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改变工作方式,从关起门自家搞建设到“引进来”工作思路,形成了良好的村集体经济建设模式,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龙场村建立了4项产业项目,共为30余户8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今年5月新成立的丰源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为13户精准贫困户36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累计发放工资8万余元。

养好“转”字风,树立“志气”强自信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龙场村党组织为切实带动群众致富,在走出去的同时,对各地区的优秀发展观念进行学习、吸收,再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结合,切实转变了老一套“一味送”的帮扶观念。通过自身运营资本,采取“发、育、回”(即免费发放种子、原料给群众,并为他们提供种养殖培训服务,最后将群众的成品回收、回购)的方式,让群众投工投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王佳明家是龙场村的精准贫困户,家里共有3口人,分别是年迈的老父亲以及正在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家庭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丰源合作社建立起来了,村里首先想到了他。在村里的牵线搭桥下,王佳明成为了合作社的一员,通过对香菇种植技术学习和理解,他很快成为合作社不可或缺的1名粉木糠工人。

当王佳明领取到第一个月余元的工资时时激动的说道:“谢谢你们,教会我这份技能,相信我们家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龙场村党组织干部突出“做”字能效,积极转变自身带富观念,以培养种植型技术人员为支撑,着手树立群众致富“志气”,极大地削弱了群众“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龙里县洗马镇罗登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fj/112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