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云南保山龙陵生态产业

“春时山花浪漫迷人,夏来满目苍翠欲滴,秋至色彩斑斓如画,冬来草木尽裹银装。”夏日,走进素有“小香格里拉”美誉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象达镇勐蚌村,猪牛羊儿在林间草地上自由地觅食,车厘子树上缀满晶莹剔透的红果果,林间蜂巢里的蜜蜂正采蜜归巢……

勐蚌高山草甸风光

地处大山深处的勐蚌村辖14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拥有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达2.7亩,森林覆盖率达90%。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云南省卫生村”“龙陵县美丽乡村先进村”等多项称号。勐蚌村属于典型的冷凉边远山区。五十年代,这里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群众主要靠种苦荞、洋芋等维持生活,过着“苦荞面果洋芋沙,半年杂粮半年差”的苦日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勐蚌村党总支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实施乡村振兴为推手,转化区位、生态、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紧扣“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村民富在产业上”思路,突出抓好养殖业和种植业,铺就出了一条特色生态产业致富之路。

反季节生态蔬菜

昆明医科大学驻勐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玲介绍:“我们村党总支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冷凉山区特色生态产业,让贫困群众过上生活富裕的好日子。现在处处是‘山间蔬果飘香鼓钱囊、赶着猪羊致富奔小康、养蜂脱贫路酿甜蜜蜜’的生机勃勃景象。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清零。”

林间放养的“栎果猪”

建档立卡贫困户莫苍树告诉记者:“我去年种植反季蔬菜10亩,收入2万余元。”莫苍树通过推行“蔬菜喂猪、猪粪作蔬菜肥料”的生态循环模式,去年出售生猪25头,收入10多万元。

自然放养的黄山羊

据统计,年全村反季蔬菜种植面积达亩,实现产值万元左右,养殖栎果猪头,出售0余头,实现产值多万元。目前,全村黄山羊、黄牛、山地鸡的养殖规模分别达余头、多头和多只。

野外生态养蜜蜂

大山深处百花香,生态村里酿蜜甜。年勐蚌村的养蜂规模已突破巢,实现产值多万元,其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年户均实现经济收入元左右。据勐蚌村委会主任岳加强介绍,下步他们将扩大养蜂规模、提质增效,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勐蚌村以“千亩绿菜园、千亩红果园、千巢蜜蜂群带、万只畜禽养殖板块”等为代表的特色生态产业正在持续溢出“富民兴村效应”。

果农摘车厘子笑颜开

据悉,早在年勐蚌村就成功引进云南群田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采取“党总支+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发展车厘子亩。车厘子基地负责人左兴华说:“我们基地有长期工人20人,人均月收入0元左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人。6年来基地共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占20%以上。预计今年可采收鲜果3吨,实现产值40万元。”

来源:云南网

作者单位:龙陵县林业局

责任编辑:贺彬于绍彦王庭彪马兴坚

云南学习平台-09-15

大家都在看

龙陵发布10号通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小黑山植物百科①丨龙陵小黑山保护区发现国家保护植物绶(shòu)草你见过吗?生态文明建设丨来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印发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解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郁云江

编审:孙兴旭

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ngzx.com/llxfj/104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