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本来,应是报社全体记者一次日常的采风活动,却被同事小刘的话语勾起了一丝遐想。
“我要带着锄头去!”“我们是去采风不是支农呀!”“挖温泉啊!一个锄头一个坑,一个坑就是一个温泉……”
新华乡,小蒲窝河无声无息地在山川和岁月中流淌,也许,没有几个人听说过河流经过的一个叫硝塘的地方。雨季,河水暴涨,弥漫了谷地里的庄稼与荒草,掩盖了大地的秘密,硝塘热气腾腾的温泉水,就被隐匿了起来……附近一些知情的村民,并不急燥,他们每年都在静静等待一个时期,河水散去,藏在河底的温泉露出真容。村民用锄头挖开地表,就有一股股温泉冒出来,可以洗澡,可以泡脚,这些浑然天成的“澡堂”就是上天赐给劳累了一天的他们最好的“福利”。然后,有不少的人,为了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便用木头和稻草就地搭建了“窝棚”,只需放得下一张简陋的床,泡一下,躺一下,对着山野和长河,对着天空和星辰,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些描述,听起来就像一个传说,引导着我们义无反顾,一路向南,朝新华奔赴。
从腾冲县城去新华乡,如今已全部修通了水泥路面,虽然,没有那种去北部乡镇的通达和一马平川,但是,弯弯曲曲之中,全是风景。
腾冲的植被不论南北都是一样的好,地形又决定了南片更好一些,坐在车上,就是从这一片葱茏,驶入那一片葱茏之中。就算是冬天,也尽是绿野,尽是花开,一串一串,粉色的鸡蛋花;一树一树,火红的樱桃花,一丛一丛,雪白飘逸的芦苇,会在一次转弯抹角之后映入你的眼帘,给你一个惊喜。不开阔的道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离山体更近,离森林更近了,绿色的空气近在咫尺,如水般为我们清洗着肺部,净化着心灵……
太阳刚刚从山顶跃出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新华乡集镇,正赶上农村“五天一街”的街子天,小贩们的摊子已经从街头扯到了街尾,挑着箩背着筐从山里赶来的阿昌族妇女们,也把她们收获的山货摆得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绿的野菜,青的橄榄,红的柿子,褐的核桃,花的木瓜,白的鹅蛋,黄的芭蕉和棉桃……大自然的色彩铺陈张扬了一条长街,大自然的清香充满了新华街清晨的空气。
无可抗拒地买了一些山货带走,同时带走的还有阿昌族妇女的质朴、率真、善良和勤劳,货很多很好,但她们似乎都不太会做生意,看你递过去一百元就会直言找不开,让你自己去换零钱;如果你说她的货价格贵了,她也不知道解释,不知道推销,双手插在兜里一个劲地冲你笑;挑选着果子,她会在边上告诉你哪一个甜,哪一个新鲜……
我们这些都有着“赶街”情结的土生土长的腾冲人,两手提满了东西,有些依依不舍地穿过这条和腾冲无数的乡村集市相似又有些不同的街道,车驶出集镇,又是山,又是树林,又是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花,又是鸟鸣和虫啾……
不久,我听到同事说:“看!硝塘温泉!”左顾右盼之下并未寻到我心所向的那处神秘温泉,下了车,才知道它并不在眼前,而在“眼下”。
原来,我们的车一直在一个河谷的侧面穿行,两侧梯田向河底延伸,低处遥远的河流应该就是小蒲窝河了,河岸两边隐约可见些许房屋。如果要去到温泉位置,须顺着蜿蜒的小路驶到谷底……一位当地的老人此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告诉我们温泉之地如今已承包给他人,路也正在修建,车辆暂时无法通行,从她口中得知,泡澡的设施是好了一些了,毕竟有人来打理,不像先前那么自由原始,但是,知道已经不能“一个锄头挖一个温泉出来”,我们有些兴味索然,这个最初牵引着我们的地方从而也留下了一个念想吧,我们决定下次再去一探究竟,于是统统都站到河谷头来,用遗憾的目光打量了它半天,接着便奔赴另一个同样吸引着我们地方——腾冲海拔最底处,新华乡太和村速庆组海马石。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新华乡一直以来是腾冲南部最贫困偏僻的一个乡,道路难行,经济落后,资源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但是,今天一路行来,所见所闻让我们刮目相看,直到站在海马石的那一秒开始,我们先前觉得新华“没有好路可走,没有好食可吃,没有好景可看”的想法一下子无影无踪。
你没有来过,怎会知它的美好?
我们现在就站在米的腾冲海拔最底处,对面是龙陵县的河头村,右方是梁河县勐养乡,三县交界处,从源头界头大塘奔流而至的龙江水在这里缓缓地停留了一站,让穷乡僻壤之处突然呈现出一个碧绿明丽的湖,阳光下,波光闪烁,流水拂绿岸,十分惊艳。
两岸集聚了一些等船的人,有些要来新华街赶集,有些要从集市回去,都须经过这条水路,别小看这两岸青山与一江碧水,别总再说新华贫困,正是它用尽生命孕育和平衡着两岸人民……我们随着赶集的人潮,站在运输着人、土特产、摩托车等的庞大机动船很快到达了对岸,渔家十分热情,把我们安顿在一处建在江边的竹楼里,凭栏望江,视野开阔,心胸坦荡。
我抬一只小凳迎江而坐,看水面随光线变浅变深,看骄阳下如火一般的花红,看树木的绰绰约约倒影在水中。这时渡口无人,四下恢复了宁静,碧水缓缓地流淌着,你别看它那么平静,深沉中自有一股凌厉的力量,不然,怎么会把座座高山,辟成两岸峡谷?
不多时,渔家把鲜美的江上鲢鱼抬上饭桌,乳白香浓的汤汁,一口一口温暖了肠胃,突然想起刚刚朋友发来的信息,说是驾船数十里可去一个小岛,一路上,鱼儿会冷不丁跳上你的船……饭毕,我们迫不急待请渔家注满快艇的油料,欢唱着驶向下游。身在水中,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触手可及,身后是快艇激扬起的片片雪浪,迎面是朵朵白云翩跹在眼前,因季节的原因,我们没有看到鱼儿跳进船舱的画面,却隐约可见江中群鱼欢跃,野鸭扑腾;江水浸润的田园,谷物丰美,白鹭高飞。
船过之处,只听得渔家介绍说这片是腾冲,那片是龙陵,哪里是梁河,哪里又是芒市……其实界限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江水在此,也许不是为了分界而是为了融合的,只有经过水的通融,水的洗礼,住在龙江头、龙江中、龙江尾的人们,才可以想见就见,才可以想亲就亲。
这样想着,越发觉得两岸的风光如此旖旎,江岸上那些不知道是来自哪里的正在撒网捕鱼、耕种收割、嬉水露营的人们,如此和谐……这一路的美好,我清晨就早早冲你而来,沉缅其中,却不知不觉,忘记了归期。
文李燕滔图刘正凡整理沈祥贵审稿申美玲
赞赏